姜昆有什么好的作品,他为相声做了什么?

2024-05-18 23:22

1. 姜昆有什么好的作品,他为相声做了什么?

从时代角度来讲,姜昆应该算是一个时代的最优秀相声演员之一。虽然称不上“大师”级的,但也是那个时代振兴相声的功臣之一。

相声是中国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
按照现在的说法,相声就是一个根植于市井百姓的草根艺术,从相声的形成开始,相声从来也不是能够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
这个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的相声名家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等都在对相声的“主流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对相声进行了对后来相声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改革,“雅相声”,“笑的艺术”成为主流,这些老艺术家们可以说通过剔除相声当中的“糟粕(也就是姜昆反对的“三俗”)”使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通过剧场演出和“广播” 与其他如京剧等传统戏曲进入了城乡各个角落。
这是新中国相声的开始。
但是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时期,相声变得没有了方向,相声的特殊性(讽刺和针砭现实)和过于强调的娱乐性(不乐就不是相声)在那个年代是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的空间的,除了“为政治服务”的相声。
这个尴尬的状态,随着以马季为代表的“歌颂相声”的兴起,算是为相声保留了生存的希望。同时在那个时期,以姜昆为代表的“新生代”开始崛起。

姜昆的师傅就是马季。
姜昆是在一九七六年后“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大环境下崭露头角的优秀相声演员的代表人物,在“解放思想”的文化大潮下,姜昆的相声《如此照相》开启了“批判和讽刺”那场政治运动的先河。和当时流行的“伤痕文学”一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可以说,姜昆是又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并且对相声的再次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得到了包括老百姓在内的认可。
姜昆的相声作品很多,他的作品很贴近生活,也能抓住当时的社会热点或社会不良现象,大多是作品都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对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善意的讽刺”。
姜昆的相声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三十来段,除《如此照相》之外,《错走了这一步》、《老奶奶看排球》、《虎口遐想》、《电梯风波》、《着急》、《学唱歌》等作品在当时也是脍炙人口。
除了相声作品之外,姜昆还出过两部著作《中国曲艺通史》和《中国曲艺概论》。

姜昆是一个致力于把相声从草根手艺变成主流艺术形式的执着者,这种努力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或者相声是不是有必要从草根手艺变成主流的艺术形式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他的追求其实是值得尊重的,同时他反相声的“三俗”尽管让当今的“主流”相声(传统相声)的代表人物的“不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是现在的“主流(传统相声)”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底气对“屎尿屁骚浪贱”保持默认了。
可以确认,姜昆的追求得到了体制内的认可,多年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和中国曲艺家协会会长的职务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说起对相声本身的贡献,就只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了。这也算是历史的必然吧。

姜昆有什么好的作品,他为相声做了什么?

2. 姜昆相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为什么现在没有经典作品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相声也是一样,姜昆的相声更是贯穿了整个八九十年代,而且他的相声作品大多与时代相连,具有很强的时代代入感。
姜昆和李文华

在1983年的第一届央视春晚上,姜昆和李文华表演的三段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和《战士之歌》,那时候的姜昆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口齿伶俐,说的相声逗得台下的观众是阵阵大笑。两个人在合作了两年之后到了1986年,由于李文华身体不适,他的搭档换成了唐杰忠,这个胖胖的老头,满脸的喜庆,让观众一看就喜欢上了他。
他们二人表演了《照相》,《虎口遐想》等多部优秀的相声作品,这也是姜昆相声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相声你几乎走到哪里都能听见,当时火爆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郭德纲。两个人在合作了十年之后,姜昆又换了新搭档戴志诚,他们两个是在96年的春晚舞台上开始搭档说相声的,而且一合作就到了今天,虽然从传唱程度上来说不能超越他和唐杰忠合作时期,可两个人的合作还是受到观众认可的。

小品的日渐兴起,相声没落
随著小品的日渐兴起,相声开始一步步的走向了没落,而姜昆也开始走向他的政治生涯,从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再到曲协主席,姜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相声发展和挖掘新人上,而他自己却很少有新的相声作品问世了。
相声没落也是注定的,毕竟小品出现后,这个大趋势就难以扭转了,后续脱口秀也将瓜分小品市场,也是很难改变的。

姜昆退休当领导没时间创作
姜昆已退休,连任曲协主席已非常成功了,他没有必要出作品说相声,郭德纲不到五十就没作品,而且前面的相声不能叫咋品都是改别人的加些网络段子,郭德纲现在已不说相声了,更何况七十多岁的姜昆,姜昆现在已加入书协,已成功转型为书画家,姜昆的高度江湖艺人郭德纲永远无法企及。尽管钢丝整天吹,大师不是炒作出来的,就曲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这两个荣誉,郭德纲这辈子已经超越不了。

很多艺术作品都有时代的背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不同异样的光芒,时过境迁后也会逐渐流于平庸;也有很多作品在创作之时无人问津,若干年后绽放出自己的光芒,曹先生的“红楼梦”、梵高的作品都是典型的例子。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姜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是他不想创造经典的相声作品,而是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经典的相声作品了。

3. 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姜昆的这种传统的相声,这是为何?

姜昆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些东西,那些说不读大学,不是博士就读不懂他写的相声,听不懂相声的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学过相声,根本不懂什么是相声。真正的俗不可耐其实就是这些拉相声大旗作虎皮,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耻之徒!他就是模仿郭德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也没有那个效果,而且戴志诚的捧更是一塌糊涂。

在现实中存在逻辑纰漏的设定,郭德纲的风格不是一天那样的,如果江昆带领他的一班人马放下包袱去说郭德刚的相声,当然了说肯定能说了,但效果和功力可能就不敢恭维了是多年形成的,模仿按着他那路子走,只能学的是不伦不类,再有演员都有一个坎儿在节目中并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并且著书立说,节目想表述的是另外的东西。



你把他工资停了,待遇没了,他自然就想辙了,郭德纲属于当初没人待见,生逼出来的成就。看似简单却又深不可测。郭德纲本人的功底也是十分了得。按照国家的要求,年轻人要厚积薄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职位决定了他的职责是服务于体制,为体制建设唱赞歌,并管理和监督行业发展,避免行业内出现有损体制发展的不和谐声音。
主流相声圈不再由姜昆掌握,姜昆在相声界也过于自信,并不受普通百姓喜爱。毛主席说过,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脱离群众也只能在官场混了。姜昆年事已高。郭德纲不能和姜昆比较。以前是姜昆年代。现在是郭德纲年代。中国传统相声一百多年来,只有相声,没有姜氏、郭氏相声之说,只有传统相声。退出主流那么姜昆如果还想继续靠说相声为生,那么也许他会向郭德纲靠拢,但这样的情况基本不可能。

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姜昆的这种传统的相声,这是为何?

4. 姜昆也曾经为相声做出过贡献,为什么如今会落得这个地步呢?

作为艺人!首先讲“德性”!没有高尚品德,又不专注职业操守是做不成“大师”的,更别说“泰斗”!
  
 姜昆比起他的前辈候宝林,马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是 社会 对他的中肯评价!
  
 侯宝林,马季人生也有瑕疵,但他们的艺术创新,善意批评与抨击 社会 丑陋,恶习发挥的淋漓尽致!起到了非常好的 社会 效果!留下了大量优秀曲艺艺术作品!成为时代的一面标杆!
  
 姜昆没有这方面的贡献!吃国家铁饭碗,却不创作新的作品,与自谋生路的郭德刚相比姜昆的人品显然丢分太多。
  
 就这样!实话实说!
  
 2021.9.17.作于山西太原
  
 不务正业必将淘汰!试问:姜昆他师父?师爷到死还在说相声,一心搞好自已的业务,不断推出新段子,再看老姜,买画,买字,没事说三倒四,一天讲肾筋,反到不知道自已该干啥了,大家说:他现在是个干啥的?
  
 说姜昆,到姜昆,先说相声后演小品,歌舞主持大杂烩,姜昆真是多才多艺啊,可是本行呢?你是相声演员啊,收的徒弟不少你能交给他们什么?唱歌跳舞?功夫呢?就你那上气不接下气的贯口?配一个老师傅的名号么?
  
 因为他修炼不精没有肚量。
  
 主要是因为姜昆这几年的作品少了,当上了领导后又指手画脚的去评判别人,特别是对德云社的打压,引起大众的反感
  
 看看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老一毕艺术家的人品就有答案了!
  
 姜昆对相声贡献很大,什么人组织枪手黑姜昆?曲艺如拒绝正道是很危险的!
  
 客观讲,姜昆对中国曲艺事业贡献并不大,但是人格也并没有太大瑕疵,只不过被是一个被时代淘汰了的体制内官僚,由于这些年的文艺市场化,导致体制内一些老曲艺人跟不上时代变化,能够理解,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郭德纲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特别是三俗问题,迎合大众低级趣味,个人认为有点过了,擦边球擦的太深了,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再听郭德纲相声,开口就那么几条,好多段子开口离不开于大爷家床上那点事儿,真的有点替于大爷汗。问题一分为二看,郭德纲也的确在相声创新上做了不少贡献,市场化做得不错,但是如果少一点擦边球,多点高雅,那么郭德纲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相声的新教父。姜昆作为中国曲艺人的官方管理者,发声三俗问题理所应当,不应当被指责,这一点也是毫无疑问,不要说什么群众喜爱的就是正确的,一切都是要有底线的,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以界限,堕落也是无止境的
  
 姜昆是谁呀?没听过他说过相声呀。好像看过他写的字,说他是书法家。
  
 脱离群众吧

5. 姜昆的相声为何经典?

姜昆的相声经典的原因如下:
他是现代相声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算是特色鲜明备受观众喜爱的类型。姜昆的相声作品有很多,像《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特大新闻》和《楼道曲》等脍炙人口的相声,都是他的代表作。
在春晚的舞台上,姜昆和戴志诚合作的《欢乐方言》,带领观众重温了古诗词的发音,领悟到了中国话的语言魅力。有人听相声看热闹,有人听相声看门道。真正懂相声的人会发现,好的相声,并不是简单地逗笑观众,更重要的是笑过之后的思考。
姜昆老师的相声作品,从开始到现在都比较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吸收素材,再回到生活中去启发观众,极具现实意义。他的相声作品,足以可见他的真功夫,不是把相声简单地作为一个职业,而是一种值得传承的艺术。这就是他作品经典的原因所在。

姜昆的相声为何经典?

6. 姜昆的相声水平如何?他对相声的贡献有多大?

姜昆的相声水平不是太低,对相声的贡献也挺大。
德云社火了之后,相声圈儿也算是火了。在德云社没火的时候,很多青年人对相声其实是不了解的,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相声只不过是老一辈会听的一个娱乐消遣的方式而已,很多青年人是不愿意去听相声的,而德云社火了,相声也火了,青年人开始纷纷的进入相声圈,这对于相声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可能很多青年人对于传统相声还是有一些不了解,而且再加上德云社的原因,对于姜昆这个人还是有一些不理解的,其实姜昆的相声水平在前期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首先,让相声真正进入春晚,是姜昆和其师傅还有那一代的相声前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而姜昆在里面也起一定作用,我们可以看之前的春晚,姜昆的相声还是有一定功力的。

可能现在人们都觉得姜昆并不会太多东西,但是在以前姜昆可以说是相声界独一无二,并且有着巨大声望地位的,科班出身,继承自己老师的相声技巧,再加上在春晚中弘扬相声,让很多人认识到相声这个传统技艺,这些贡献都不是说磨灭就能磨灭的,可能现在社会的发展导致他的相声表现形式不令人所喜,但是他的贡献和水平至少在前期也都是受到人们认可的。

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才是中华之大幸,不论谁在里面起了贡献作用,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而不是因为他做的一些事情而讨厌他,做出的贡献和令人讨厌的事情,应该分开而论。

7. 姜昆的相声俗不俗?

姜昆,1950年生人,老一辈相声演员的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带给了我们这代人童年无数欢乐的回忆。时至今日,中央电视台仍然不断的重播着姜昆表演的相声节目,好评无数。

姜昆师从老表演艺术家马季,从1983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就担任了主持人并表演了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和《对口词》。随后与搭档唐杰忠、师胜杰、戴志诚、牛群等人为大家带来了无数经典的相声作品。姜昆以其极具亲和力的表演风格,颇受广大观众喜爱,同时也是央视春晚的常青树和保留曲目,尤其是本山大叔退出春晚舞台后,每年春晚小品相声类节目我最期待的便是姜昆的表演。


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表演艺术家,在2007年被卷入一件颇有争议的话题中。网传姜昆为代表的老一辈相声演员号召大家“反三俗”,而这里所指的“三俗”便是当时引领相声风格改革的德云社郭德纲。当年的德云社还在小剧场演出,为了吸引观众,免不了会有些荤腔段子,而这也是郭德纲相声的风格,现在看来大众还是喜欢接地气的表演形式的。但是当年的大环境下,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确实也形成了一定的舆论规模,包括本山大叔的东北小品,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俗与不俗,其实很难界定,小品相声的受众不仅仅是高级知识分子,更多的其实是广大人民群众,大家需要阳春白雪,但也不能将下里巴人一棒子打死。姜昆的作品也不免有装傻充愣的包袱,但作为表演艺术家,符合当代价值观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他也不能驰骋春晚这么多年。所以只要是能逗大家一笑的小品相声,不论“俗”与“不俗”,相信广大观众都是拍手欢迎的。

姜昆的相声俗不俗?

8. 姜昆到底会不会说相声?

姜昆会说相声,姜昆是著名相声演员。
姜昆,1950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984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李文华表演相声《夸家乡》等。1985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李金斗表演相声《看电视》;同年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入选为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
199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之戏曲曲艺类奖。2009年,为中国名人报道之中国相声小品人才库所收录。

扩展资料
姜昆人物经历:
1975年被选到黑龙江代表队,准备了半年,76年到了北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在知青返城的大潮前,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来到国家一级说唱团当上相声演员,从师马季学说相声。
1987年与李默然(朗诵)、王刚、李小玢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唐杰忠表演相声《虎口遐想》。同年在电影《京都球侠》饰演公孙弟。
1989年与李默然、赵忠祥 、阚丽君、李扬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唐杰忠表演相声《捕风捉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