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镇的经济发展

2024-05-12 17:31

1. 东山镇的经济发展

2008年,实现区域内生产总值28.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36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5元,财政收入2171万元,财政支出3316万元,储蓄存款总额52733万元,户均占有存款25202元,贷款余额24248万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17.2%、11.7%、17%、22.7%、13.24%、39.9%、39.7%、27.4%。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粮食、烤烟、畜牧等支柱农业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泡核桃种植、大闸蟹养殖、花卉种球繁育等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粮食作物10.3万亩,粮食产量达3819.3万公斤;种植烤烟3.25万亩,收购产量381.5万公斤,实现产值5880万元;出栏肥猪10.6万头,肉牛3267头,肉羊9512只,肉禽14.6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0297万元。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完成原煤生产356万吨,焦煤65万吨,实现产值20.2亿元,小窑沟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德发绿源板业、阳寿山矿泉水厂等项目为全镇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面加快高家村、新村、恩洪集镇建设,完善咱得、上坡坡、石头寨三个集市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劳务经济等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6万人,实现务工收入2.16亿元。

东山镇的经济发展

2. 东山区的经济概况

 1998 其中农业总产值762万元,比上年增长5.54%;林业总产值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牧业总产值307万元,比上年增长4.42%。1999 其中工业总产值16383.5万元,同比增长25.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0%以上;农业总产值完成1160万元,同比增长4.6%;农牧民人均收人2967元,同比净增167元;商贸饮服业实现销售总额3000万元;建安业实现收人1650万元;区级财政收人1930万元。2000 改199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235万牧点水源l处。2003 其中农业总产值1931万元,林业45万元,牧业1295万元,渔业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7万元,比上年增长6.96%。200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7万元,比上年增长n.85%。200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63万元,比上年增长17.8%。 2002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7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61亿元。其中7个工业项目投产并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90万元。2003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6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1亿元。2004 有6家企业正式投产,纳人统计范围的4家企业,已创造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3037万元,上缴税金178万元。2005工业增加值21.55亿元,下降1.8%。2006工业增加值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4.79%。各产业的发展情况2001 要农业产品产量:谷物2706744202万元(不变价338499万元),增长吨,豆类103吨,油料321吨,蔬菜157081.19%;集体企业19853万元(不变价吨,牛羊肉392吨,猪肉49吨,禽肉157吨,14455万元),下降4.07%;股份制有限责禽蛋50吨,牛奶279吨,羊奶25吨,水果任公司10660万元(不变价7225万元),146吨.在农林牧业总产值中农业占增长204.85%,私营、个体企业3491万元69.43%,林业占3.04%,牧业占27.53%。2003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8.93%、林业占1.37%、牧业占39.52%、渔业占0.18%。2004 其中农业产值2390万元,林业59方元、牧业1572万元、渔业6万元。2005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0.01%、林业占1.81%、牧业占48.08%、渔业占0.1%。2006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49.11%、林业占0.34%、牧业占47.09%、渔业占0.11%,农林牧渔服务业占3.35%。 2003 当年接待旅游者2万人次,旅游收人60余万元。新引进的30个经济协作项目全部履约,总成交金额39958万元(国外资金48万美元),疆外资金861。2004 全区“农家乐”旅游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收人64万余元。2005 接待旅游者3万人次,旅游收人83万元。2006 接待旅游者4.4万人次,旅游收人177.6万元。

3. 东山区的经济发展

揭阳市东山区特色经济发展迅猛,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全区现有各类工商企业5000多家,2005年全区特色产业营销规模超过100亿元,现已形成金属制品业、高档玉器贸易加工业和塑胶皮革制品业三大特色产业,是“中国五金基地市——揭阳”和“亚洲玉都——揭阳” 的核心区。2004年6月被省科技厅列入“广东省专业区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粤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总目标,以“西工东贸”为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特色经济、园区经济、城市经济、商贸经济四大经济板块,推动工业发展、城区建设和基础教育“三个突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区内地区生产总值31.7亿元,比增15.1%;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0.85亿元,比增10.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亿元,比增17.6%;外贸出口总值7176万美元,比增2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61万元,比增24.7%。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1994年建区时的7倍和10倍。

东山区的经济发展

4. 东山乡的农村经济

全乡实有耕地面积8081亩,其中田5308亩,地2710亩,常用耕地面积为661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1亩,农村劳动力6299人。农业种植结构上大春以水稻、玉米为主,小春以蚕豆、小麦、豌豆、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百合等。全乡有乡镇企业175个,其中工业企业85个,以酒类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三个,主要以清梅酒和松茸酒为主。东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革命老区,是滇黔桂边纵八支队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滇西地下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山彝族人民为云南的解放作了重要的贡献。东山彝族妇女擅长刺绣,民族刺绣有悠久的历史,手工刺绣的民族服装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剪裁科学,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变迁,充分体现了彝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刺绣的东西包括头饰、服饰、鞋饰、腰带等,各种饰品根据年龄和婚配情况有所差别,整体搭配协调、精致美观。改革开放以来,东山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兴修公路,水库,海塘,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到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6元,结束了东山等天下雨、靠天吃饭的历史,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从吃不饱—吃饱—吃好的突破性转变。“十一五”期间,东山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了“生态强乡,林牧富民”和“打基础、兴科技、调结构、建支柱,走粮、烟、畜、特、林并举”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四个一万”(一万亩核桃、一万亩高产稳产农田、一万亩经济作物、一万头大牲畜)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大力推广科技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巩固“平安东山”和“无毒乡镇”创建成果,努力推进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东山乡共有8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2320户其中农业户2315户;总人口9899人,农业人口9738人;实有耕地面积8081亩,其中田5308亩,地2710亩,常用耕地面积为6616亩。全乡农林牧渔协调发展,至2004年底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2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2126万元,林业产值达287万元,牧业产值达841万元,渔业产值达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29万元。东山乡至2004年8月,共建成库塘77件,总蓄水量131.72万立方米,现可使用77件,其中病险5件;水窖2777个,总蓄水量4.28万立方米,现可使用2541个,损坏40个,不规范169个,报废27个;水池119个,总蓄水量0.82万立方米,可用103个,损坏5个,报废11个;三面光水沟55件,总长76.23公里,受益面积3800亩;机耕路15条总长28.6公里;至2005年11月共解决人畜饮水1725户,6381人,预计须架设管线10.3万米方能解决全乡饮水困难。通过多年努力,至2004年底实现有效灌溉面积357.5公顷,有效实灌面积255.6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22.4公顷,机电提灌面积28.3公顷,建成机电井6眼,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0500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6.7公顷。东山乡是我县的贫困山区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长期制约该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全乡人民团结一致下,1999年修通了到8个村委会的公路,实现乡村通车。2002年至2003年实现刘厂至妙姑公路弹石化。至2005年安装程控电话195 部,有线电视350台。

5. 东山村的经济收入

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6年水稻优质米产值达到50万元;畜牧业收入达60万元;国内外劳务收入达150万元,其他收入为30万元。农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等几项收入,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48元。全村街巷道50%路面铺设沙石路;100%的户使用自来水;电话普及户数70%;30%的户建成标准厕所;有线电视覆盖率9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其他事业亦有不同进展。

东山村的经济收入

6. 东山村的经济概况

东山蔬菜基地在潜口镇东山村东山片与颖川片境内,现有面积400余亩,主要包括菜椒基地(汪村边)、大棚蔬菜基地(山泉)、茭白基地(东山)。该基地主要是在党员孙金来、程卫平、程天宝等人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现已带动22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2008年基地总产值400余万元。该基地于2008年被潜口镇确定为镇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 东山村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区直帮扶单位区人大办主任姚玉生、公路分局副局长江华、联系企业皖机公司党委书记罗渡生及镇领导程立新、范长虹莅临会议指导。会议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产业富民、建设生态东山”活动主题,提出结合“建设生态东山宣传月活动,招商引资(税)攻坚月活动,民生工程推进月活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活动,开展计划生育突击月活动”五大实践载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着力点放在围绕招商引资(税)、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新农村、带动农民致富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组织力。2009年11月11日,潜口镇东山村召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会上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孙金来同志做了动员报告,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汪立新同志作了动员讲话,联系村的区人大办主任姚玉生同志到会进行了指导工作,对东山村科深入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部署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要求,按照“动车组”工作原理,村党支部要当好“火车头”,三个党支部为动力车厢,每个党员要最大效能地发挥动力,确保村级这列动力火车高效能运转。该村总体的发展思路是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三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积极做大做强东山、颖川、二联为主的烟叶、蔬菜种植、鱼类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带,充分发挥合作社及协会作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发发展苗木、经果、蔬菜、烟叶等主导产业,逐步壮大基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多年来该村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了1200余亩的经果林基地,种植品种为金果李1号、2号、圣玫瑰、黑宝石四个品种为主,分早、中、晚熟,从每年5月至9月分批上市供应市场,巧打时间差,提高市场价格,实现人均增收150元。同时该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养殖技术、养殖规模都朝着规模养鸡专业村方向发展。几年来,该村从有限的村级资金中挤出部分资金,并积极对上争取,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该村基础设施齐全,生产、生活条件逐日得到改善。

7. 东山岛的经济

 2012年东山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8.47亿元,比2011年增长4.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04万吨,比2011年增长2.5%。 2013年东山实现农业总产值51.5亿元,比2012年增长4.8%,新增钢质渔船40艘,总数达928艘,投建40口大型深水网箱,成功创建2家省级良种示范场。  2012年东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4元,比2011年增加27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87元,比2011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29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80元,较2011年增长16.6%。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4%,城镇为44.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782元,比上年增加6589元,比2011年增长20.5%。2012年东山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719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5767人,参加失业保险1685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6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60人。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个,床位80张。

东山岛的经济

8. 东山村的社会经济

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10户,860 人。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