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带动农民致富

2024-05-20 03:24

1. 如何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带动农民致富

为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更好地实现助农增收的目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系统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作为工程实施的开局之年,今年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迅速推进,引导专业合作社以品牌化建设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供销合作社共推选1066家专业合作社作为首批进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的单位,共发展入社农户99.7万户,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935户,是全国的6倍(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15万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2360多万农户,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约为157户),平均带动农户2768户。年帮助社员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专业合作社自身实现利润7.3亿元,在推进全系统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带领农民社员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在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中,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和现场指导,组织社员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山东滕州市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了解决困扰社员的品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问题,从山东省农科院购进优质良种,并对社员统一进行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指导社员进行科学生产与管理,专业合作社社员栽培出来的马铃薯光亮鲜嫩,亩产高出近500公斤,平均每亩能够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陕西旬阳县双河镇供销社针对当地蚕农多年的传统粗放式生产模式,组织84户蚕农成立了蚕桑专业合作社,从推广新技术入手,聘请有关专家开展培训13期,培训25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多份。通过科学养蚕,大大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农民养蚕每张可增收100多元。 
  二、开展产业化经营,延长了产业链条 
  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各地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或者与本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接,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四川大竹县苎麻专业合作社与县供销社金桥麻业公司对接,通过专业合作社,金桥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不但提供种苗、进行技术指导和病虫防治,通过专业合作社麻农还能获取苎麻加工、销售环节增值1%—5%的利润返还。目前已建成了3.07万亩优质苎麻基地,带动农户2.5万多户,苎麻收购价格由以前的1公斤不足2元上升到4元,每年可为麻农实现收入1200多万元。吉林蛟河市黄松甸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蛟河市松山食品有限公司对接,进行食用菌的深加工,并利用公司的“蛟松”牌商标,有效地延长了产业链,扩大了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带动农户700户,预计可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40万元。 
  三、推动与市场对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了解决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问题,总社要求系统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对纳入工程的专业合作社免收入场费、管理费。江苏、山东、浙江等地供销合作社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还专门下发了贯彻意见,对进入工程的专业合作社产品纳入公司采购系统,在所属连锁超市免收进场费、通道费和促销费,并积极指导按照超市要求改进包装,推进其标准化、礼品化和品牌化。各地供销合作社也按照工程的要求,积极帮助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当地的连锁超市和各类市场,推动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大型日用消费品连锁企业进行对接,实现了产品的顺畅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湖北嘉鱼县潘湾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山绿集团合作,联合组建蔬菜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由山绿集团包销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避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与损失,每年为菜农增加收入200万元。山东莒南县文幢镇基层供销社帮助农民组织果品专业合作社,成为江苏苏果集团的果品基地。按照苏果提供的标准和要求,组织桃的生产管理、采摘、储运、配送,使合作社的优质桃走向大江南北,价格远高于同类其他产品。 
  四、引导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增强了带动能力 
  针对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地通过开展“千社千品”富农工程,逐步引导专业合作社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品牌建设,有效地增加了专业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专业合作社进行工商注册。目前,在1066家专业合作社中已经有997家进行了工商注册,占93.5%,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为专业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鼓励社员入股,进行二次分配,逐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为提高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影响力,增强社员对合作社的关切度,增加农民社员收入,各地引导专业合作社对社员按交易量或股金进行利润返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入选专业合作社中有601家在年终进行了二次利益分配,有999家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了入股,社员股金总额达6.94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在入选专业合作社中有519家进行了产品商标注册,占49.6%。通过品牌建设,2005年每个专业合作社平均实现经营额1370万元,利润68万元,平均带动农户2768户。

如何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带动农民致富

2. 如何推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

一、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不拘一格的将年轻、有文化、懂科技、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对于一些村两委班子管理软弱的,必要时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管理软弱问题,使村级班子真正带领大家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需加强两委班子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思想,定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到先进地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理念和能力。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工商、税务、土地等方面的税费进行减免或优惠。【摘要】
如何推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提问】
一、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不拘一格的将年轻、有文化、懂科技、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对于一些村两委班子管理软弱的,必要时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管理软弱问题,使村级班子真正带领大家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需加强两委班子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思想,定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到先进地区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理念和能力。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工商、税务、土地等方面的税费进行减免或优惠。【回答】
三、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要积极稳妥,找准自身优势,依拖自身优势,把握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从农村实际出发,选准发展路子和方式,发挥资源,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种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
四、形成专业合作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优势企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促进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回答】

3. 如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

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一家一户的农户经营机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需要由集体经济来组织、协调与牵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一方面增强竞争力,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 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引导村干部发展资源性和资产性集体经济。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租、出让土地等措施,把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各自优势融为一体, 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准项目,统一规划。首先立足当地资源和优势条件,瞄准市场,选择适合家庭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风险小的项目。使农民愿意投资经营,并且在经济上承受得起。然后,本着典型引路、由小到大的原则,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
(二)统分结合,共同发展。有些项目的前期工作,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或办起来不合算。村集体就应统一组织,统一开发,实现水电路和场地“三通一平”,并配套辅助设施。然后,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分户投资,分户经营。
(三)推行“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模式,搭建“双赢平台”。由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村委会成员)领办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按照自愿、互助、互利、民主、平等的原则,分别组建专业合作社。可以组建一个,也可以组建多个合作社。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股权设置既要有现金股,也要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专业合作社必须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选举产生自己的经营管理机构,实行民主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重大决策由社员参与做出,每个社员包括集体股权代表拥有同样的投票权。村集体因为投入的股份较多,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日常经营业务。合作社独立核算,并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接受社员监督。
(四)努力争取与引进或加入合作社、企业,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政府的任务主要是思路引导、信息服务、宏观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主要以村集体为主,并投入少量启动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以投入的启动资金、场地、房屋等参股;引导农民在经济实体内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农民专业社的当年利润和有偿服务来获得收入。
(五)积极招商引资,提高集体收入。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对外招商引资。村里可将闲置的非农建设用地、房屋、山场、水面、村部门面房等承租给招商企业或者合作社等,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和服务费等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也可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村机动地和农户承包地等土地进行大面积整合、规划承租给招商企业,以获得相应的报酬。

如何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

4. 农村合作社如何开展、发展!

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置备成员名册,并报登记机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第五十条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
第五十一条 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具体支持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
第五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5. 如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突破60万家,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入社农户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入社农户收入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约20%,合作社助农增收明显。
近些年,合作社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不少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规模小、质量差、带动能力不强,有的虽然注册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履行的职能仅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阶段,没有真正成为经营服务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影响力竞争力较弱。
政府对合作社的奖励有限,合作社和社员在利润上的分成因为销路问题进账也很少。许多合作社希望依靠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但银行对涉农的贷款门槛较高,因为农业投入高、见效慢、风险大,所以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搞农业的。专家表示,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合作社贷款也正常,因为现代银行体系是利润导向,看不到保障是不会贷款的。
如果不靠银行贷款,合作社可否依靠入社农户来内部筹资?农业投入不一定能有回报,农民不愿意投入,而且合作社发展初期,社员也没有那么多钱,没有能力追加投入。多地基层村干部也普遍反映,即使是为了带动农民致富,需要前期投入分摊,大多数农民也会不理解,这种依靠村民筹资的方法难度较大。
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出路在哪里?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在山西省阳曲县农兴联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资金有实力的大户以资金入股的方式为合作社提供了发展资金,并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运行中。入股方可以年终分红有收益,因此他们愿意投入合作社并精心管理,而充足的资金以及企业化的管理也让合作社运营良好,转而又提高了入社社员的收入。
山东等地在解决合作社融资难这一问题上,鼓励发展融资合作社或资金互助合作社,并且这种形式在一些地方有成功的范例,不失为一种互利共赢的融资渠道。
另外,政府应该积极搭建桥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制定支持合作社的信贷政策。山东省政府曾出台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研究设立适合合作社发展需要的贷款项目。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制定合作社专项贷款指南,为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合作组织是农民专业化组织,支持合作社发展虽然不像盖座楼建个桥那样能为当地政绩带来直观的效益,但是合作社真正办好了,能实实在在的惠及广大农民,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在合作社上下功夫、匀精力,“扶上马”后“送一程”,让合作社真正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带动农民致富。

如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6. 农村合作社如何开展、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规定的成员,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置备成员名册,并报登记机关。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了“扶持政策”一章。具体的政策扶持,还要看你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政府有什么好的政策出台。第七章 扶持政策  第四十九条 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第五十条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
  第五十一条 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具体支持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
  第五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7. 如何鼓励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发展?

目前,我国合作社平均成员数偏少,经营规模较小,如果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户很难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合作社可以将自己的服务对象扩展至当地非成员农户,扩大合作社的经营规模,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一是让合作社以技术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技术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合作社提供的高产技术、质量保证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服务可以扩大服务范围,让当地非成员农户能够免费或者以成本价使用这些技术。当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时,可以邀请非成员农户参加;非成员农户面临的技术难题,合作社专兼职技术专家也应及时解答,帮助非成员农户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可以开展现场观摩活动,使广大农户了解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优势。
二是让合作社以购销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合作社通过抱团闯市场,使得成员能够在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等方面享受很多实惠,而非成员农户单兵作战,如果合作社能够把这些农户作为稳定的顾客,就能在集中采购和统一销售方面获得更多优惠。因此,合作社要允许非成员农户利用合作社的购销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协议,保证农户能够在购销领域享受部分优惠,并且保证这些农户的农产品顺畅销售。
三是让合作社以产后增值服务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相比于单个农户,合作社在产后储藏、初加工等方面有更多优势,但在很多情况下,合作社的储藏和加工能力要远大于成员提供的产品,合作社要对外提供储藏和加工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社的收益。
总而言之,合作社要想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关键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水平,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格局。
在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到合作社成员与非成员农户存在的差异。合作社成员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也是合作社的使用者(顾客),而非成员只是合作社的顾客;合作社的成员可根据一人一票的原则参与合作社的决策,而非成员不能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合作社的成员除了享受价格优惠外,还可以获得二次返利,而非成员不能够参与盈余分配;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成员有优先获得的权利。

如何鼓励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发展?

8. 如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突破60万家,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入社农户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入社农户收入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约20%,合作社助农增收明显。
近些年,合作社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不少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规模小、质量差、带动能力不强,有的虽然注册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履行的职能仅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阶段,没有真正成为经营服务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影响力竞争力较弱。
政府对合作社的奖励有限,合作社和社员在利润上的分成因为销路问题进账也很少。许多合作社希望依靠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但银行对涉农的贷款门槛较高,因为农业投入高、见效慢、风险大,所以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搞农业的。专家表示,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合作社贷款也正常,因为现代银行体系是利润导向,看不到保障是不会贷款的。
如果不靠银行贷款,合作社可否依靠入社农户来内部筹资?农业投入不一定能有回报,农民不愿意投入,而且合作社发展初期,社员也没有那么多钱,没有能力追加投入。多地基层村干部也普遍反映,即使是为了带动农民致富,需要前期投入分摊,大多数农民也会不理解,这种依靠村民筹资的方法难度较大。
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出路在哪里?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在山西省阳曲县农兴联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资金有实力的大户以资金入股的方式为合作社提供了发展资金,并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运行中。入股方可以年终分红有收益,因此他们愿意投入合作社并精心管理,而充足的资金以及企业化的管理也让合作社运营良好,转而又提高了入社社员的收入。
山东等地在解决合作社融资难这一问题上,鼓励发展融资合作社或资金互助合作社,并且这种形式在一些地方有成功的范例,不失为一种互利共赢的融资渠道。
另外,政府应该积极搭建桥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制定支持合作社的信贷政策。山东省政府曾出台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研究设立适合合作社发展需要的贷款项目。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制定合作社专项贷款指南,为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合作组织是农民专业化组织,支持合作社发展虽然不像盖座楼建个桥那样能为当地政绩带来直观的效益,但是合作社真正办好了,能实实在在的惠及广大农民,所以政府部门有必要在合作社上下功夫、匀精力,“扶上马”后“送一程”,让合作社真正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带动农民致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