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2024-05-13 22:34

1. 如何辨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一.    首先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的基本平衡关系来辨别会计报表的真伪,如果会计报表不满足下列平衡关系,则可以判断该会计报表编制存在错误。
财务人员也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检查自行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否正确。基本平衡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年损益及调整事项;
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收入-费用;
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注:新利润表无利润分配项目,需根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勾稽);
6、现金流量附表中“净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
7、现金流量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现金流量主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会计账面余额中“本年初余额”=“上年末余额”
二.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加以判断
通过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 判断会计报表是否符合逻辑,为如果存在逻辑矛盾,则存在重大的虚假嫌疑,可以根据此线索进行追查,以判断真假。
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或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2、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3、投资人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原始价值比较,匡算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与企业往年以及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复核折旧费用计提的总体合理性。
4、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平均余额以及借款利息率,复核、匡算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其主要构成为借款利息)的合理性。
5、如果流转税占收入的比例在不同期间变化幅度较大,或与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则该企业收入或流转税可能不真实。
6、如公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显著低于同业水平,则公司虚增收入或者偷漏税款的风险较大。
7、如果账面税率(利润表中“所得税”与“利润总额”之比)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大部分税前会计利润在税法中不能确认为应税所得,这种显著差异无疑折射出公司存有虚假利润或偷逃税款之风险。
8、一般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其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关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如果差额较大则存在重大嫌疑。;
9、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增加(减少)
,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的减少(增加)
。应注意关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项目的变动(期末与期初差额)
,与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连动关系是否合理。
10、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增加或减少,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加或减少。
1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复核现金流量附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12、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将财务比率作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以期发现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如将本期的财务比率与前期、计划、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等。
财务比率的评判标准通常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经验标准是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标准,它的形成依据大量实践经验的检验。如流动比率为2∶1
,速动比率为1∶1等(笔者注:由于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偿债能力经验值的修正:流动比率,
150%以上为优良型、100%-150%为普通型、100%以下为不良型;速动比率,75%以上为优良型、50%-75%为普通型、50%以下为不良型)
。再如,当流动负债对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等,都是经验标准。还有,资产负债率<70%(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净资产收益率≥6%(上市公司配股及增发条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资金综合使用成本等。历史标准是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将企业本期财务比率与历史标准比较,可以发现相关会计报表项目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

如何辨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2.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判断上市公司做假帐

看财务报表一是要纵向看,即本期内各项数据的变化,二是横向看,要从对比分析是找问题,这需要和同期数据的对比,比如有些上市公司1-9月份的财务报告是对比数是上年年末数,这样对比数不是上年1-9月,因而很难发现问题。一般企业做假帐有以下几种方法:
1、税项:欠税很高或很低,与营业收入不配比,造假手法就是虚开发票,目地是虚构收入和利润。这种手法一般企业不用,比较容易看出来。
2、应收帐款和存货:应收款项急剧增加,而应收帐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这还要和往来帐结合起来看。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还会把应收帐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款转移,手法是把资金打出去,再让客户把资金做为货款打回来,确认收入;提高存货周转率的主要手法是延期办理入库手续。上市公司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坏帐准备的计提,间接调控当年管理费用,从而调节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应收帐款坏帐的计提及其追溯调整法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少数上市公司可能从中寻找新的利润操纵空间,对此投资者特别要注意辨别。3、毛利率:部分上市公司是用提高和降低毛利率造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益大大高于式低于同行业水平投资者就要多关注了。
4、现金流: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说明已经确认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若反差数额极为强烈或待续时间长,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挂帐利润或虚拟利润迹象。如果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是负的,有可能公司造假。
总之,投资者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应注意辨别以下几点:一是关注公司对会计政策运用的合理性;二是注意对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尤其是各年间利润波动的走势;三是对年报的关注,不能仅仅局限于当期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几个指标,数字背后的隐情不可不察;四是对现金流加强认识,毕竟,多提准备不会减少现金,冲回准备也不会增加现金,有时候现金流量表更能说明问题。

3. 如何快速识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散户买股票,如何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呢?

如何快速识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4. 如何识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识别财务报表的真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专业人士,很难能够识别。下面就给你介绍下基本的识别方法,仅供参考学习。
一. 首先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的基本平衡关系来辨别会计报表的真伪,如果会计报表不满足下列平衡关系,则可以判断该会计报表编制存在错误。



财务人员也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检查自行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否正确。基本平衡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年损益及调整事项;



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收入-费用;



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注:新利润表无利润分配项目,需根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勾稽);



6、现金流量附表中“净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



7、现金流量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现金流量主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会计账面余额中“本年初余额”=“上年末余额”



二.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加以判断



通过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 判断会计报表是否符合逻辑,为如果存在逻辑矛盾,则存在重大的虚假嫌疑,可以根据此线索进行追查,以判断真假。



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或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2、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3、投资人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原始价值比较,匡算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与企业往年以及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复核折旧费用计提的总体合理性。



4、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平均余额以及借款利息率,复核、匡算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其主要构成为借款利息)的合理性。



5、如果流转税占收入的比例在不同期间变化幅度较大,或与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则该企业收入或流转税可能不真实。



6、如公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显著低于同业水平,则公司虚增收入或者偷漏税款的风险较大。



7、如果账面税率(利润表中“所得税”与“利润总额”之比)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大部分税前会计利润在税法中不能确认为应税所得,这种显著差异无疑折射出公司存有虚假利润或偷逃税款之风险。



8、一般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其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关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如果差额较大则存在重大嫌疑。;



9、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增加(减少)



,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的减少(增加)



。应注意关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项目的变动(期末与期初差额)



,与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连动关系是否合理。



10、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增加或减少,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加或减少。



1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复核现金流量附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12、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将财务比率作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以期发现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如将本期的财务比率与前期、计划、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等。



财务比率的评判标准通常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经验标准是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标准,它的形成依据大量实践经验的检验。如流动比率为2∶1



,速动比率为1∶1等(笔者注:由于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偿债能力经验值的修正:流动比率,



150%以上为优良型、100%-150%为普通型、100%以下为不良型;速动比率,75%以上为优良型、50%-75%为普通型、50%以下为不良型)



。再如,当流动负债对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等,都是经验标准。还有,资产负债率<70%(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净资产收益率≥6%(上市公司配股及增发条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资金综合使用成本等。历史标准是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将企业本期财务比率与历史标准比较,可以发现相关会计报表项目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
一. 首先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的基本平衡关系来辨别会计报表的真伪,如果会计报表不满足下列平衡关系,则可以判断该会计报表编制存在错误。

财务人员也可以根据下列公式检查自行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否正确。基本平衡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

3、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年损益及调整事项;

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收入-费用;

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注:新利润表无利润分配项目,需根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勾稽);

6、现金流量附表中“净利润”=利润表中“净利润”;

7、现金流量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现金流量主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流量附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9、会计账面余额中“本年初余额”=“上年末余额”

二.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加以判断

通过对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 判断会计报表是否符合逻辑,为如果存在逻辑矛盾,则存在重大的虚假嫌疑,可以根据此线索进行追查,以判断真假。

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或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2、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3、投资人可以将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原始价值比较,匡算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与企业往年以及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复核折旧费用计提的总体合理性。

4、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平均余额以及借款利息率,复核、匡算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其主要构成为借款利息)的合理性。

5、如果流转税占收入的比例在不同期间变化幅度较大,或与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则该企业收入或流转税可能不真实。

6、如公司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显著低于同业水平,则公司虚增收入或者偷漏税款的风险较大。

7、如果账面税率(利润表中“所得税”与“利润总额”之比)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大部分税前会计利润在税法中不能确认为应税所得,这种显著差异无疑折射出公司存有虚假利润或偷逃税款之风险。

8、一般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其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关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如果差额较大则存在重大嫌疑。;

9、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增加(减少)

,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的减少(增加)

。应注意关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项目的变动(期末与期初差额)

,与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连动关系是否合理。

10、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增加或减少,一般对应现金流量附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加或减少。

11、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复核现金流量附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12、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将财务比率作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以期发现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如将本期的财务比率与前期、计划、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等。

财务比率的评判标准通常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等。经验标准是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标准,它的形成依据大量实践经验的检验。如流动比率为2∶1

,速动比率为1∶1等(笔者注:由于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偿债能力经验值的修正:流动比率,

150%以上为优良型、100%-150%为普通型、100%以下为不良型;速动比率,75%以上为优良型、50%-75%为普通型、50%以下为不良型)

。再如,当流动负债对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等,都是经验标准。还有,资产负债率<70%(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净资产收益率≥6%(上市公司配股及增发条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资金综合使用成本等。历史标准是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将企业本期财务比率与历史标准比较,可以发现相关会计报表项目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

5. 如何快速识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散户买股票,如何及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呢?

如何快速识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6. 如何识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会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


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确实被广泛用于粉饰会计报表。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在于资产重组。
典型做法是:(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2)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在股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的方式设立。股份制改组后,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已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其主要方式包括:(1)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例如,一些股份制改组企业因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达不到70%,并通过将其商品高价出售给其关联企业,使用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脱胎换骨”。(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如前面所举的资产重组案例。(3)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7. 如何识别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公司?


如何识别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公司?

8. 如何辨别财务报表的真假?

财务报表的真假关系到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对报表信息的运用,关系到对外公布信息的正确性,所以辨别财务报表真假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一些财务指标来判断:
1.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可以看出是不是高科技行业,结合利润表的研发费用,以及很少的银行负债;2. 资产负债表看杠杆率,8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就是银行,不过银行的报表特殊,一眼能看出来;3. 存货周转率,零售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比较高;4. 毛利率奇高的行业,如90%左右,一般是制药行业;5. 如果是合并资产负债表且有大量的商誉,说明该公司为集团化公司,下面有很多子公司,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并购;6. 通过历年分红情况,还可以判断该公司所处的成长阶段。

通过上述的财务指标对财务报表的真假辨别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假账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需要更多的资料和手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