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的中国情况

2024-05-18 11:32

1. 储蓄率的中国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结构已严重失衡。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储蓄率的中国情况

2. 2011年中国国内储蓄率多少

2011年7月7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50%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3.10% 
半年   3.30%   
一年   3.50%  
二年   4.40%   
三年   5.00%   
五年   5.5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3.10%   
三年   3.30%  
五年   3.50%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31%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0.95%   
 七天   1.49%

3. 中国高储蓄率能持续多久?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长期保持高储蓄率。高储蓄率通常只出现在经济起飞的前20-25年,中国的高储蓄率有望维持到2012年前后。在高储蓄率尚未走到终点之前,必须抓紧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可能出现的银行流动性风险。
世界各国储蓄率相差悬殊
近年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世界各国当中名列前茅。在1994年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3%。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在讨论长期发展战略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中国的高储蓄率还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就值得认真研究。
世界各国的储蓄率(总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差很大。在2001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为19.7%。富国的储蓄率大约在20%左右。例如,美国的储蓄率为16.5%,英国16.7%,德国19.6%,加拿大23.2%。西方各国的储蓄率在最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一般地说,富国的储蓄率高于穷国,例如,布隆迪的储蓄率为5.2%,缅甸11.3%,埃及15.1%。
富国和穷国的排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些经济体赶了上来,由穷变富。他们的储蓄率都比较高。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大量投资,加快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在上个世纪储蓄率高,经济增长速度也高,例如,在1995年,韩国的储蓄率为36%,台湾地区27%,香港地区32%,新加坡高达50.8%。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曾经出现了高速经济增长,他们的储蓄率也相当高,例如,在1992年,泰国36.2%,马来西亚37.2%。可惜,这些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遭遇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势头减缓,储蓄率也明显下降了。从世界各国统计数据可见,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长期保持高储蓄率。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保持了高储蓄率?为什么在一段时间之后储蓄率纷纷下降?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储蓄率不同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阶段》一书中把经济增长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前阶段、经济起飞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在传统社会中民众收入很低、消费水平很低。能够解决温饱已属不易,哪里还有能力储蓄?在这个阶段不可能出现较高的储蓄率。如果要经济高速增长,一定要改革经济体制,打破旧制度的束缚,解放生产力。经济起飞(高速增长)意味着大量投资,大规模建设工厂、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和通讯。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必然来源于储蓄。显然,只有高储蓄率才能保证经济起飞所必需的大量投资。高储蓄率是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储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对立。当高速增长持续若干年之后,储蓄率将面临着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储蓄更多,另一方面,人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追求有可能降低储蓄率。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了激励生产积极性,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降低储蓄率。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研究了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HellmutSchutte和DeannaCiarlante在他们的书中指出:储蓄率的高低和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相关。亚洲各国的消费形态和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的宗教和文化对于居民的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拥有儒学背景的亚洲国家的储蓄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钱纳里指出,提高投资和储蓄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却不是充分条件。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一系列制度变革。他指出,边际储蓄率在增长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常数。当人均收入增加时,边际储蓄率先增加然后再下降。平均储蓄率也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无论是边际储蓄率还是平均储蓄率都有一个高峰。
Aghevli,Boughton,Montiel研究了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贸易增长率、人口老化率、人口城市化程度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Edwards等人采用36个国家从1970到1992年之间的数据检验了储蓄率的决定要素,研究了导致各国储蓄率有如此巨大差距的原因。他们指出有必要将储蓄分解为政府储蓄和居民储蓄两个部分。政府储蓄对于社会储蓄率的影响是负的。也就是说,政府储蓄(投资)越高,整个社会的储蓄反而变低了。社会保障程度越高储蓄率越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越高则储蓄率越高。
根据他们的研究,影响储蓄率变化的变量有:(1)居民收入增长率,毫无疑问,如果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消费增长速度,储蓄率上升。
(2)人口年龄结构会明显地影响储蓄率。年轻人收入低或者没有收入,而他们预期在未来有较高的收入,因此年轻人的储蓄较少。居民储蓄主要来自于16-60岁的人群。老年人不仅不能继续提供储蓄,反而要取出以往的储蓄以供退休后的消费。如果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上升,储蓄率将下降。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3)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改变储蓄率。如果在短期内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有可能使得居民推迟消费,而增加资本项目投资。
(4)利率可能对储蓄产生双方面的影响。提高利率可以提高储户对未来收益的期待,鼓励储蓄。但是对于未来财富的乐观估计又可能提高当前的消费,从而降低储蓄。前者称为收入效应,后者称为替代效应。大量研究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要高于财富替代效应。
(5)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两方面的影响。高通货膨胀会使得居民的财富贬值,物价上涨,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激励他们增加储蓄。与此同时,高通货膨胀使得投资的未来变得更不确定,从而降低人们储蓄的愿望。
新一代消费高于长辈
在经济起飞之前,储蓄率长期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在经济起飞时期,随着人均GDP增长,储蓄率逐步上升。也就是说,储蓄增长的速度高于消费。储蓄率在“起飞阶段”达到高峰。当储蓄率上升到30%之后,在这个高水平上波动了一段时期。储蓄和消费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储蓄率保持基本不变。在“趋于成熟阶段”维持高储蓄率。在维持高储蓄率大约20-25年之后,消费的增长速度终于超过了储蓄。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储蓄率开始逐年下降。在“大众高消费阶段”,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储蓄率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在储蓄率上升和下降之间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几乎和其他变量的波动没有影响。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储蓄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和其他经济变量无关?
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介绍到经济研究中,也许可以解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储蓄率变化的原因。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于他的青少年时期。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包括他的消费习惯。出生于贫穷家庭的人很可能终身保持比较节俭的消费习惯。即使他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之后,他们依然愿意维持原来的消费习惯,这群人的储蓄率必然比较高。而富家子弟从小花惯了钱,除非实在没有资金来源,他们将倾向于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
大量统计数据证实,人们往往在青年时代业已形成他们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无论他们的收入或财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大多数人将保持他们的消费习惯不变。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未必能够增加他们的乐趣或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存在着某些特例,但是从社会群体来观察,人们在消费上保持着巨大的惯性。这个惯性使得人们选择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各得其乐。
从16岁到60岁年龄段的居民是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同时也是主要的储蓄者。在经济起飞之前,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居民处于贫困状态,购买力有限,习惯于比较俭朴的生活。随着经济起飞,他们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收入也逐渐升高。刚刚摆脱贫穷的人对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非常满足。即使他们的收入已经能够支撑较高的生活水准,但是惯性使得他们依然保持原有的消费习惯。大部分居民脑海中对于昔日贫穷的记忆,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防止再度跌入贫困。此外,在刚刚开始经济起飞的国家中服务业欠缺发达,尚且不能提供高档次、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有助于在社会上保持俭朴的风气。
可是,人们并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重复当年艰苦的日子。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有能力为下一代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消费习惯与长辈迥然不同。他们衣食无虑,可支配的资金逐渐增加。特别是随着开放,大量外国商品和消费方式传入境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服务业为年青一代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消费攀比现象促使新一代具有高消费倾向。在亚洲四小龙,年青一代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他们的长辈。

中国高储蓄率能持续多久?

4. 中国储蓄率究竟有多高

原因:
1,被动储蓄.百姓要攒钱买房子,供孩子上学,养老医疗.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国家在这方面的保障还很不够.
    虽然人民收入在增长,但是都在攒钱.内需严重不足.
2,国家政策有保持高储蓄率的倾向.
3,高税率的影响.
4,缺乏有效供给.人民需要的东西造的少了,不需要的东西造出来没人要.
5,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工具种类少
6,很多企业缺乏诚信,银行不敢贷款给他们,以至于制定了相当严格的管制措施,中小企业想贷款却得不到.银行资产负债严重失调.资金供需状况严重畸形化.

坏处:1,影响GDP增长速度.虽然现在看上去增长的不慢,但是也决不算快.要知道光是低汇率引起的贸易顺差就贡献了很大的GDP增长率.为了这个,我们可是牺牲了不小的消费效用.
2,不利于充分就业.大量产能被闲置.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现象严重.
3,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少数行业成了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而众多的民营企业由于产品没人买而步履蹒跚.

5. 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这么高?

   钱钱钱,过日子离不开钱,或者就需要钱。但是除了生活用的钱,余下的钱应该如何用,每个人的安排都不同。不过,据说中国储蓄率是非常高的,世界排行居前列,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存钱呢?
   首先还得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国家强盛,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你想想,如果是像民国那个时候,我的天,政权都不稳,今天发行纸币明天废除;国家没有力气,银行管控不了,随时有破产的危险。在那个时候,谁还想要存钱?还不如换成黄金比较好呢,不对,黄金也不稳妥,还是花掉了才是自己的。而现在中国的局势这么好,可以说是世界上比较富强,比较安定的国家了,人民对政府有信任感,而且政府也有作为,所以大家才敢把钱都存到银行里。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经济跟政治是分不开的,更多的时候,政治对大多数的东西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过,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在中国,可以做投资的还是比较少的。股票波动太大,入股公司没多少人有渠道,国债也没有那么大量的发行,基金并不完全稳妥,还有什么?好像也没有别的投资可以做了,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善,所以人民常常就是有力气没地方出,有多余的钱没地方花的局面。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建设更加完善,让我们可以有更多投资的选择,不至于把钱都存在银行里,没有多大的升值空间。
    当然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也决定着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从古自今经历的变数都告诉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应该未雨绸缪。所以我们很喜欢做打算,做安排,争取把今后遇到的困难都给安排好出路,而有钱才有出路。所以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有存钱的意识,就是因为骨子里带来的这种观念在发挥作用。
    储蓄率高这件事情,是一把双刃剑:说它好,它让国家有更多的资金可挪用,从某些方面来讲也协助社会更加稳定,也让民众有安全感,未来遇到困难有退路;说它不好,如果大家有钱不是想着消费,而是想着储蓄,天啊,那我们的社会还能进步吗?毕竟推动社会进步的是消费,而不是储蓄。所以国家应该积极的、正确的引导经济,不要放任它。

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这么高?

6. 2020中国居民储蓄率

我国居民最新存款已超100万亿,那么人均存款达到多少才算及格?

推荐语: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储蓄大国”,国人的思想普遍都比较保守,赚到钱总喜欢花一半、留一半。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储蓄率为45.8%仅次于新加坡,比英国13.5的储蓄率高了三倍。截至2020年末,我国内居民储蓄率为45.7%,虽然相较于10年前有了很大变化,但仍然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专家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主要还是因为国人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观念影响所致。

我们知道,古代科技还不发达,人们不能通过人为的手段控制庄稼收成,往往是十年里面有五年是丰收的,而有五年是庄稼歉收的。所以古人总要积蓄点稻谷,以备出现灾难时可以安然的渡过难关,这种“存粮”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那么,既然国人如此热衷于存钱,如今我国居民储蓄达到多少钱了呢?

根据央行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到了93.44万亿元,2021年一季度又增加了6.68万亿元,也就是说我国居民储蓄目前已经达到了100.12万亿。


从总量来看,100万亿的储蓄量确实非常高了。但大家可别忘了,除此之外我国也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量达到14亿之高。

这100万亿存款平均下来的话,分到每个人的头上仅有7.1万元左右,而按照现代的物价水平而言,7万多的储蓄确实干不了什么大事,而且很多人表示自己连存款连平均水平的一半都达不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7. 中国总储蓄率2000年-2020年数据及曲线图

【摘要】
中国总储蓄率2000年-2020年数据及曲线图【提问】
你好,请稍等马上发你【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储蓄率不是储蓄占gdp的比重。是占可支配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问】
中国国民总储蓄率近几年进入下降通道,2010年的峰值51.8%,2020年降低为44.2%。【回答】
【回答】
这个靠谱有近年各年数据吗?谢谢🙏【提问】
你好稍等一下我看看是否能查询到【回答】
就是画这个曲线所依据的数据【提问】
你好没能为您查询到抱歉【回答】
谢谢🙏【提问】
没问题,很好!【提问】

中国总储蓄率2000年-2020年数据及曲线图

8. 国内储蓄率呈什么趋势

近年来,虽然我国储蓄率与历史峰值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储蓄率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近期有观点认为,我国储蓄率出现断崖式下降,尤其居民更是“囊中羞涩”。
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8年的37.3%,增加了9.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去年11月份也提到,中国的储蓄率在高峰的时候曾经达到了差不多50%,现在已经降了好几个百分点。

扩展资料
近年来,受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换等因素影响,我国储蓄率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为缓和,并未出现断崖式下跌。2011年,我国储蓄率跌破50%,2017年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5.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率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周小川认为,储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好处,表明内需增强;但也需要关注隔代之间储蓄率的变化。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发展较快,会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人口现象,可能会带来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中国储蓄率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