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当时的人们在瘟疫爆发之后是如何应对的?

2024-05-20 04:18

1.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当时的人们在瘟疫爆发之后是如何应对的?

传染流行病,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生死大敌,即便到了如今,全世界仍然会为大规模的流行疾病头痛不已,而在过去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如果爆发疾病,古人们又会如何应对呢?
因为不知道疾病的科学原理,因此过去面对各种疫症,人们通通将其称之为瘟疫,它往往爆发在战争、饥寒、干旱之后之后。

《周礼》就曾经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而吕氏春秋提到:“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的医疗知识,人们意识到,如果季节反常,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疾病。然而瘟疫远远比想象的要恐怖。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干旱和战乱导致大规模的瘟疫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角组建黄巾军,正是以符水救人的名义拉拢信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回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同样在《说疫气》提到:“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刘桢、应玚全部是感染瘟疫去世于217年,由此可见古代瘟疫的破坏力。

朝廷民间对瘟疫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清朝时期,天花流行,害死了不少人,尤其是满族人,对这种疾病十分没有抵抗力,民间流传“满人畏痘如畏虎。”因此清朝统治者颁布了很多法令,一旦发生疫情,必须马上将其封锁,而已经出痘的人严禁出走,那些没有出痘却在疫区出现的人,要送到偏远地区隔离,而对于及时报告疫情或者擅自掩埋天花死亡者的人,朝廷一定重罪处理。顺治二年皇帝就颁布下谕旨:“凡是民间出痘者,立即迁出城外四十里进行隔离。”

而在秦朝开始,中国就已经建立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早的麻风医院:疠迁所,这里是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地方,《秦墓竹简》:“疠,何论?当迁疠迁所。”而到了后来还出现了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疠迁庙以及疠人坊,《太平广记》写到,在唐代,“昉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元和志》载:“唐至德二年冬月丙寅,筑养疾院于泾阳。”

古代抗疫最积极的官僚是谁呢?或许大家会感到意外,那就是篡汉的王莽,9岁的时候,王莽主政,当时青州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饿殍直接导致瘟疫,在大司马王莽的带领下,200多名官民自愿献出田地住宅提供救护场所,灾区也减免税收,王莽还在长安城造了一条闾里,将病人安置在其中,受灾的县郡,县官会发给那些灾民口粮,病愈后的灾民还会获得土地和生活用具。这也让王莽深得百姓人心。

还有就是控制灾害的源头了,宋神宗间的虔州瘟疫,始作俑者正是因为上头被污染的水源,一直到新任知州刘彝开始采取防治措施,将“雨污分离”的思路设计了著名的排水系统“福寿沟”,疫情才得到控制。
人们也开始广泛的使用大黄中药进行抗疫。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不少珍贵的药方。当然了,有科学的管控,但是也有一些迷信在里头,比如汉朝时期前面所说的张角,鼓励百姓喝符水治病,但是能不能治好,就要看你心虔诚不虔诚了。
因为了解不足,过去缺少流行疾病的防控手段,因此瘟疫始终是非常深的灾难。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当时的人们在瘟疫爆发之后是如何应对的?

2. 古时候发生瘟疫了,人们怎么应对?


3. 古代用什么方法来对抗瘟疫呢?

无论人类文明发展的如何,都是一直在和对抗疾病。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与瘟疫进行抗争的时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就连《山海经》这样的神话故事集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说起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瘟疫斗争,它的抗击是否成功都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力状况相关。但是,毕竟古代的科技与医疗条件都不发达,对抗瘟疫这样的灾害会采取隔离病原,甚至巫术的方法。

一、使用巫术或者巫医结合的手段由于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瘟疫的认知有限,经常会认为这些大规模的传染病是来自上天或者神界的惩罚,而人们所传闻的巫术作为人们与上天之间沟通的方式,就变成了解决瘟疫的最佳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多人使用巫术与医术的方法成功抗击了瘟疫。总的来说,这样的方法毕竟是没有任何科学手段和科学依据的,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甚至还会使得所出现的瘟疫更加严重。

二、科学的防治手段尽管古代的医疗条件不发达,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隔离病原的思想,将患有传染病的人群们集中到一起进行治疗。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人为了防止更多人的患病,在有病人的家门上还贴有标志,提醒大家远离,组织传染病的扩散。与此同时,古人也会在一些医书中向大家普及一些传染病知识。
 
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在与各种各样的疾病进行斗争,这些逐步发展的抗击瘟疫的经验,也给未来的我们提供了很多解决的方案。尽管在很早的时候,人们还在使用巫术的方式,但是抗击瘟疫的决心却从未减少。

古代用什么方法来对抗瘟疫呢?

4. 古代人是怎么对付瘟疫的?


5. 发生瘟疫时古代人是怎么应对的?


发生瘟疫时古代人是怎么应对的?

6. 古代人有什么方法对付瘟疫呢?


7. 古代爆发瘟疫,人类是通过什么方法度过艰难的?

大家好,我们是红太阳健康科普,关于古代爆发瘟疫,人类是通过什么方法度过艰难的?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先抛砖引玉,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给大家总结一下,古代医家对付瘟疫的各种方法:
1、古代医生提倡“养内避外”的瘟病预防原则,制定了种类多样的预防瘟疫传播及流行的方法,既有中药调理之法,又有饮食起居调节之法;既有外用之法,又有内服和内守之法;并发明了汤、酒、丸、散、丹、饼、粉等多种剂型。
2、虽然时间久远,但这些方法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对现代临床实践、新药开发或保健产品研发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口服方法对于现代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涂抹方法对于精油制品的研发、焚烧和悬佩方法对于香薰制品的研发、沐浴方法对于洗浴制品的研发,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接下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更清楚,我们祖先的一些聪明智慧
1、香薰、焚烧方法,在《良朋汇集经验神方》记载:“凡遇天年大行瘟疫,四时不正,一切疠气者,多以苍术烧之,能辟瘟邪,至奇。”
2、涂抹方法:预防瘟疫主要涂抹于鼻孔内。如《外治寿世方》记载:“雄黄研细末,水调多敷鼻孔中,即与病人同床,亦不传染。”或用油调敷鼻孔,如《经验良方全集》记载:“辟疫方:用雄黄末,菜油调,涂鼻中。”除雄黄外,常用药物还有苍术、麻油、清油、米醋等
3、好心情很重要,《鼠疫约编》记载:“避疫圣法,若能静心调息,一志凝神,以运气法行之,无不灵验。”由此可见,调理情志宜静心安神,忌烦躁易怒
4、好好吃饭:在《潜斋简效方》记载:“薄滋味,远酒色,尤为先务。”《慈济医话》记载:“预防之法,室不宜过暖,宜少食厚味,多食萝卜、绿豆、梨、藕等物。”由此可见,调理饮食应以凉性食物为主,忌嗜酒及肥甘厚味。 

以上古人智慧结晶,目前在临床中都有借鉴,但说到古代对抗瘟疫的方法,不得不提的是,古文献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迷信的预防之法,比如桃符、咒语之类,这些方法需要鉴别和摒弃。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也举几个例子。
1、道符,一般是由一些奇特的图案或文字组成。古人认为符是由天神所授予,具有召劾鬼神的作用,并且可以消灾解难,招财求福。
2、咒语,是由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符号所组成,并且是一些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师也就是行咒者,通过咒语对鬼神进行祈求或者命令,并把这种思想表达出来,以求达到驱除鬼邪、消灾灭祸、强身健体等目的。
这是我知道的,希望大家继续留言,不同的思想会有更多的火花。

古代爆发瘟疫,人类是通过什么方法度过艰难的?

8. 古代的时候如果爆发了大型的瘟疫,古代人是怎样应对的?

提到瘟疫,其实就是流行传染病。瘟疫自古有之,《周礼·天官》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瘟疫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四时的气候不正常所致。比如过去的痢疾,每年秋后都会流行,并且死亡率很高,就是因为人经过夏天的暑热,如果不注意防暑和饮食卫生,秋天就会得痢疾。二是因为旱涝丶地震丶战争,死亡的人得不到及时掩埋,尸体腐烂产生病菌,也会爆发瘟疫。听老人说,明朝朱元璋因在山东杀人太多,人们不敢外出掩埋尸体,因此出现了瘟疫,又经苍蝇传播,死人无数,达到了十室九空的严重程度。

自从有了瘟疫以来,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与瘟疫抗争,从历史上看,因为一种新流行病的出现人们还没认识它,一时还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好的防控措施就是隔离。一般是政府一方面对疫区封闭,不让它扩散,再就是要求疫区内对患者实行家庭隔离。在治疗方面各个朝代的名医也总结出了医治瘟疫的良方,比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晋朝葛洪的巜肘后备急方》,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明朝吴又可的《温疫论》,这些历代医学名家不仅对瘟疫的产生丶发展有着很深的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治疗瘟疫的良方。这些不仅为当时治疗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人抗疫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是疫情检查报告。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疫情检查和患者隔离措施。如《云梦书简》中说到疫情申报制度,乡里有了疑似病例,典甲(乡长)有责任调查、报告,然后上面派医生来检查,如果属实,即进行隔离治疗。


其次是隔离治疗。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用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唐朝时,佛教寺院设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南宋政府在各地建立“安济坊”,病人依病情轻重异室居住,“以防渐染”,医生要制作病情记录,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
在治疗疾疫用药方面,专业医书记载有药方,苏轼在《与王敏仲书》中提到治疗瘴疫方为,“用姜、葱、豉三物,浓煮热呷,无不效者”;元人笔记《辍耕录》中也有记载,元朝初年时,元军发生疾疫,以大黄疗治,所活近万人,效果亦极显著。
西汉时期发生过严重的旱灾,接着就是蝗虫爆发,瘟疫横行。据《汉书》记载,当时朝廷为了控制瘟疫蔓延,免费为患病的灾民提供药物,进行救治,并且还专门安排了空房子给患病的人住。到了宋代,对疾疫的治疗较之以往各代都更为重视。每当疾疫流行,宋廷多诏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前往救治,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拨付。

而在防疫工作中,古代政府对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和设施建设也很重视。在河北易县出土的战国时代燕国下都的陶质阴沟管道,即为我国早期的地下排水设备。在宋代温革著的《琐碎录》中提出:“沟渠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