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的科研立项

2024-04-28 14:25

1. 杨晓的科研立项

1.DAA030200.《近代中日教育关系的文化心理透视》.项目主持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经费3万元。2.BAA010043.《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子课题主持人.国家十五规划一般项目.经费4万元.3.辽教[1999]34号.《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第二批立项重点项目,经费1.5万元。此项目2000.10.成果鉴定,12月申报教学成果奖。于2001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证书编号:20000012。荣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编号:2001057。

杨晓的科研立项

2. 杨晓光的科研项目

863计划——城市道路网络交通小区动态智能划分技术97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2006CB705500“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交通阻塞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50578123“城市交通网络优化与管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批准号:70631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子项: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TG1998030408),1999.1~2003.12“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价方法研究(2002BA404A01),2002.3~2004.8“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策略与技术研究(2005BA414B01),2005.7~200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M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道路与交通适应性及其改善方法研究(70122201/G0114),2002.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理论(59878039),1999.1~20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系统子项─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驾驶员选择行为理论(59638230),1997.1~199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交通阻塞机理(50578123),2006.1~2008.12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诱导管理的效用机理解析研究(70501023),2006.1~2008.12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核心软件及其配套系统开发(2002BA404A20A),2003.5~2004.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定时控制信号配时与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2003.1~2005.12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城市高速道路通道交通智能化控制管理理论,1998.5~2000.4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交通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1997.11~1999.11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项目:城市汽车交通仿真系统子项─考虑路况、车况、驾驶员行为和交通管理条件下的汽车行驶状态仿真,1997.5

3. 杨晓杰的科研成果

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专著《中国煤矿软岩黏土矿物特征》一部,在科学通报、煤炭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球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国内一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第十七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杨晓杰的科研成果

4. 杨晓军的科研

近几十年来共计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发表武术散打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六部,国家级省级课题四项。

5. 杨晓西的科研成果

(1)首创新型错齿圆翅片管和新型热熔冷凝箱用于强化非稳态相变苯酐凝华结晶过程,提高凝华得率和降低系统能耗。(2)从化学反应工程角度研究界面传递现象和流动特性,从理论上归纳总结出在分子水平上能调控材料功能的设计思想,指导研制开发高效功能材料。(3)运用化学反应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流体动力学行为、混合特性和传递规律,阐明水合物生成过程微观相结构与本征动力学特性。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涉及非稳态相变结晶与传递过程强化方面的论文近二十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7篇。杨晓西博士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二十多项,获得了十多项国家、省部、地市级和学校的科技成果奖励,其中“强化凝华传热传质过程及新型热熔冷凝箱的工业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年产五千吨邻二甲苯法制苯酐六十克生产装置”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该成果已在全国12个省市15家苯酐厂推广应用,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2003年,“基于高性能吸附材料的热质交换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同年,“高吸附性能复合氯化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专利优秀奖。由于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杨晓西教授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百名之一;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2002年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杨晓西教授是我国化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他曾多次参加重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曾接受国际著名传热专家英国伦敦大学John Rose教授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合作开展氟里昂替代工质管束冷凝强化研究工作,以其在冷凝界面强化理论方面的独到见解而受到瞩目。

杨晓西的科研成果

6. 杨晓春的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ACM SIGMOD、VLDB、ICDE、《Jnl of Intell. Info Systems: Integrating AI and DB Tech》、《中国科学E》、《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重要会议与期刊上,被SCI(E)收录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课题、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优选课题、教育部归国人员课题,及辽宁省和沈阳市的多项项目。目前正在承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励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与港澳合作项目。获得美国国家专利1 项。200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04 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2002 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美国ACM会员,IEEE CS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7. 杨晓慧的科研项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任务项目,主持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指导地位》,项目批准号:13&WT006,2014年6月。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主持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W005,2013年11月。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主持人,《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项目批准号:13JBGP036,2013年10月。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46,2013年9月。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3BKS107,2013年6月。 6.港澳台合作项目,主持人,《中外高校德育比较研究》,2010年8月。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教社科司函[2009]242号,项目批准号:09JZD0034-2,2009年-2012年。8.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课题,主持人,《教育改革的内外部需求》,教政法司函[2009]14号,2009年11月。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主持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项目编号:09JD710044,2009年5月。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项目编号:NCET-08-0758,2009年-2011年。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主持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教思政司函[2008]78号,项目编号:08WD1071,2008年12月。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类课题(国家一般课题),主持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研究》,教科规办函[2008]009号,项目编号:BIA080031,2008年8月。13.教育部思政司工作委托研究项目,主持人,《大学生管理研究》,教思政司函[2008]30号,2008年5月。14.教育部思政司工作委托研究项目,第二主持人,《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研究,教思政司函[2008]30号,2008年5月。15.教育部思政司专题理论研究项目,主持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教思政司函[2007]37号,2007年11月。16.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建设项目2007年重大攻关项目,主持人,《社会变革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2007年10月。17.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2007),主持人,《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11月。

杨晓慧的科研项目

8. 杨晓东的研究成果

发表《用口碑营销提升企业营销竞争力》、《企业市场导向战略的知识管理视角》、《感知蓝图模型研究》、《基于亚当斯公平理论参照体系的服务公平性模型》、《轿车销售的全流程顾客体验整合》、《从顾客体验看轿车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十二篇论文,参与《基于新营销定义的中国服务业市场导向研究及其实证研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测定方法研究》、《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参编教材《人员推销》和《销售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