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三卷 第9、10、11章

2024-05-19 15:57

1. 《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三卷 第9、10、11章

  所谓的反脆弱就是面对未来的变化时,收益大于代价,非对称;反之就是脆弱的。这一卷主要讲了两个话题,一个是斯多葛派哲学控制情绪的智慧,另外一个是杠铃策略指导日常决策。 
   《生命的安宁》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消极想象是斯多葛派哲学最具智慧的心法,不仅仅塞涅卡(大部分书中都译作塞涅卡,而非塞内加),该学派的更早期的大师,也提倡消极想象法。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说,人的情绪有如下特点:
   这几个特点,决定了通过消极心理暗示方法,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观念和看法,来控制情绪,控制幸福感,是可能的。
   假设一个人的情绪基准值是0,他升职加薪了,幸福感爆棚,到了10分,但是半年后,就会恢复到0。他娶了校花,幸福感又爆棚了,到了15,可惜,多半一年后又回到了0。同理,他炒股亏了钱,幸福感-10,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回到0。
   消极暗示有三个作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不定期的想像自己失业了,老婆跟人跑了,从而人为的把幸福感拉低到-5分,这样,就算我们的情绪基础值已经恢复到0了,也会仅仅通过心理想像,而非再次升迁,或者娶了二房,把幸福感提高了+5。
   其次,因为有了消极暗示,把差的,甚至最差的情况都想到了,当坏事情真的来临时,其打击程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减轻了,本来-15的,可能就成了-8,本来-5的,可能就是0。
   第三,正因为有了消极暗示,会让你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珍惜你的工作和太太,更加勤奋的付出和更加殷勤的呵护,从而也获得了更好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回到塔勒布,损失厌恶就是天生的非对称性,在变化中,我们的收益一定小于付出。很可怜,我们的情绪先天就是脆弱的。如果不加控制,我们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人间皆苦。如何控制呢,秘诀有二: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并没有实质性损失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心理活动,就把损失带来的痛苦感降低了,降的越低,非对称性就会越强,从而具备了反脆弱性。
   可以做一个收益和代价矩阵,那么现实世界里,有四类事情:
   理论上说,只要能控制代价和风险,没有人会嫌弃收益太高的。不过,现实世界里,收益高的,往往代价也大,富贵险中求。收益高代价小的事,肯定一堆人蜂拥而至,从而把收益拉低了,或者有特殊门槛,你进不来。
    塔勒布的反脆弱智慧,首先要找到高收益的事,没有高收益就不可能与众不同,然后把高风险和低风险对冲。 
   你有100万,如果进行中等收益中等风险的投资,那么一半的概率160万,一半概率50万。你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中,那就是要么1000万,要么暴仓归零。但是通过杠铃策略,你只投10万到高风险的项目,剩余的90万超稳定投资,那你最差就是90万,最好却是190万。
   所以,一切的秘诀就在于,把高风险和低风险中和,要么在一个固定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分配上,高风险的占比小于低风险的,甚至远小于,从而实现整体风险的变小和可控;要么就是有新的低风险资源源源不断的加入,从而稀释了原来的高风险。
   举例来说,我党早期的游击战,打不赢就跑,就是避免把所有资源都放在高风险的事情上。巴菲特拥有保险公司,保证了再差也有新资金进来抄底。
   那么我们分析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困难决定:
   1、打工还是创业?
    创业明显是高收益高风险的事,真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创业几乎是唯一的机会。 
   对于有工作的,而且工作还不错的人,创业的代价就是你的收入。你现在的收入越高,越稳定,你创业的代价就越大。所以,没有工作的人,或者工作不好的人,创业的决定容易做。
   有好工作的人,可以选择业余时间创业,与他人合伙,自己出资金和少量时间,占一定的股份,或者夫妻双方一人创业一人打工。总之,代价越小越容易做决定。
   2、国企、外企还是民企?
   对于一般员工(皇亲国戚除外),收益的上限排序:优秀民企〉外企〉国企。从代价的角度,考虑工作压力和不稳定性,国企相对轻松而且稳定,然后是外企,最差是民企。那么问题来了,打工不是投资,只能all-in,公司不会接受我们兼职,怎么分摊或者控制风险?
   的确,我们没法同时在两家企业打工,在某一个时间段,你既然选择了收益高的民企,或者外企,你就无法降低风险。但是人一辈子时间很长,不必须一直在一种类型的公司工作。比如,可以年轻时在外企或者民企拼,年龄大了到国企求稳。或者反过来也行,年轻时在国企积累能力和资源,然后再到民企释放出来。具体因人而异,两种路径都有成功者。
   3、要不要跳槽,换岗位?
   收入不变,前景不好,那不用考虑。之所以需要考虑,一定是新的公司或者岗位,收益更大。又是一个all-in的情况,这个和投资完全不同,你没法拆解,组合,你全情投入,还有无法适应的风险呢。怎么破?
   和老东家搞好关系,一旦外面有变,或者达不到预期,能否重新回到老东家?你面试时,还有没有其它公司给offer?还有一点很重要,哪怕你在新公司工作两三年,无法达到原来的预期,你的能力构成和市场价值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在只能all-in的情况下,选择越多风险越小。如果只有华山一条路的话,那肯定是个高风险的决定,不属于塔勒布的智慧。
    总之,首先找高收益的选项,没有高收益就不会快速成长,就没法超车,然后看如何把风险对冲拆解掉,一旦形成正面的非对称性,就有反脆弱的机会,就值得投入,否则需要谨慎。 
     
   
     
   最后说两个关于塞涅卡的事。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 何必为了部分生活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第二句是,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 。简直是极致的消极思考,任何事情代价都是零了,只有收益,怪不得塞涅卡说,他的哲学就是让人找到了永远快乐的秘密。
   另外一件事有些悲惨,晚年的塞涅卡已经看出来了,尼禄是暴君,继续为他工作的收益远远小于风险,严重的非对称,严重的脆弱性。他多次请求隐退,都被拒绝。最后尼禄终于同意了,但是隐退后不久,就被怀疑参与了一场刺杀尼禄的阴谋,而被赐死。由于有消极想象,塞涅卡安然接受了这个现实,平静的自杀。开始时割腕,可惜他太老了,血液流不出来,手腕脚腕都割了,死不了。后来他要来和苏格拉底一样的毒药,吃了以后还是不死。最后被人带进蒸汽浴室,窒息而死。

《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三卷 第9、10、11章

2. 《反脆弱》第一章读书笔记

1.心态决定一切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还是没钱。——稀缺心态
  
 长期处在匮乏稀缺状态下的人,都会慢慢被环境所改变,逐渐形成一种稀缺心态。当稀缺心态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这里的稀缺不仅仅是缺钱,也有可能是缺时间、缺爱。
  
 稀缺心态是如何阻碍人变得富有的:
  
 a.忽略长期投资(教育、健康和理财)的重要性——管窥效应
  
 自我感觉,我命中了这个,对教育投资的少,之前很少看书....看的也都是工具书,也没有理财。
  
 b.借用——透支未来
  
 "年轻人过早的进入透支状态,就会向环境妥协,即便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不能随便换,从而忽视长期的机会。"——这个我没有
  
 c.消耗贷款(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很多人无法摆脱没钱的困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是因为他们有稀缺心态。即便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钱,本质还是一个“穷人”。"
  
 如何摆脱“稀缺心态”:不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而是要管理自己的精力。
  
 a.节约带宽。时间再多,没有足够的带宽,还是只能拿来消遣和发呆。
  
 b.不要透支(时间、金钱)。时间虽然不能存起来,但也要为每周、每月留出一些空白的时间,不要把每天都排的满满的。除了想办法提升工作效率之外,做事情分清楚优先级也很重要。
  
 c.每天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设置提醒
  
 "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没钱就是因为他不努力,他活该。也不要天真地希望,社会变得完全公平,让所有人都拥有一样的资源,那将会是一个停滞的社会。"
  
 人生最不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
  
 这本书不咋适合我,我不咋脆弱....把书还给杨浦图书馆啦

3. 读书笔记《反脆弱》 13

十行采集:
  
  
 1.“贫困带给人经验。”“创伤后成长”。
  
 2.没有证据表明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就能够提高国家的收入水平。但反过来倒是真的,即财富的积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教育目标应该是:改善价值观,培养好公民,促进“学习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经济增长。学习应该只是为了学习。
  
 4.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所以,少即是多。而行动能将事情剥丝抽茧,直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5.叙述性知识厌恶不确定性,带来脆弱性。与之相对的行动则是可选择性驱动的自由探索和试错法,其目的是驯服不确定性,带来反脆弱性。
  
 6.实践者是不写文章的,他们只会放手去做;飞鸟果然会飞,但那些教导它们飞行的人,正是写故事的人。所以不难看出,历史实际上是由失败者撰写的,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学术地位也得到保护。
  
 7.理论其实是解决问题后的产物,但不能反过来说。现实中行得通的事物往往源于实践,而不是理论。
  
 8.政府应该把钱花在非目的论的自由探索上,而非科研上。
  
 9.在极端斯坦下,在某个创意上有少量投资总好过错过这个创意。
  
 10.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协作、参与经营、提出意见、相互配合的能力。合作能带来爆炸性的利益。
  
 11.由于你无法预测合作,也不能指导合作,你就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方向。你所能做的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环境,为繁荣奠定基础。
  
 一行精华:
  
 教育目标应该是:改善价值观,培养好公民,促进“学习的内在价值”。
  
 可选择性驱动的自由探索和试错法,其目的是驯服不确定性,带来反脆弱性。
  
 感受,启发,行动: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将前几天的内容进行再次阐述和总结。
  
 1.行动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盲目相信理论,只坐而论道。依靠可选择性去自由探索和试错,则是应对随机性最好的行动原则。
  
 2.很多事物之间其实只有关联性,而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副现象错觉和人类的懒惰,使得我们关闭了理性思考的系统2,转而让相信直觉的系统1来主导,从而人为地将两件事当成同一回事。

读书笔记《反脆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