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海淀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05-17 20:15

1. 2012年北京海淀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CDBBB ADDC 10.(5分) “/”处为必断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译文]陕西因为山洪爆发,有一块巨石堵塞在山涧当中,涧水四处流溢,造成灾害。巨石大得如一幢房舍,(凭)人力根本无法搬动,州县对此(特别)担忧。雷简夫作(当地)县令,就命人在巨石的下方挖洞,估量洞的大小和巨石一样了,将巨石拉入洞中,填埋洞穴,水患也就平息了。
11.(8分)答案略。(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2.(7分)
①(3分)C(“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有误)
②(4分)特点:山居生活惬意闲适。(1分)
表现:(1)通过壮丽清幽的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来表现;(2)通过描写与山村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清闲生活来表现;(3)通过写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每点1分,共3分)。
13.(10分)“秋景的描写”赏析:表现手法或内容(秋景本身)特色赏析均可,也可综合分析。
要点:①本诗诗句秋景描写特色赏析(4分):特色2分,结合诗句赏析2分;②另举一例赏析(4分):举例恰当(1分),赏析特色具体(3分);③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
14.(3分)B
15.(5分)“这种生命史”是完美的生命史(1分),生命史中无论大小的言行举止(1分),都体现出高尚、独特的人格修养(2分),并与完整的人格协调一致(都不能和完整的人格相冲突)(1分)。(意思对即可)
16. (10分)
第一问:(3分)美点:有完整高尚的人格(完美的人格),有独特的情趣或个性(至性深情),自然(或真实,或本色) (每点1分,共3分)。
第二问: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恰当(2分),分析具体合理(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
17.(4分)B C 
18.(5分)要点:①鹰从题目到结尾贯穿小说始终,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小说情节变化发展的线索)(1分);②“鹰”的有或无影响着老人身心的状态,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2分);③鹰(风筝)在空中飞翔的姿态,寄托了老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追求(象征着老人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2分)。
19.(6分)①老人代表了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迫改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的普通人(2分)。②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他们原有的自由自在的生活(1分),③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苦闷和失落,他们深深地眷恋着乡村的生活,努力在城市中寻找、追求着他们所习惯的自由自在的生活(2分)。小说中这类人的身上,寄寓着作者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作者描写这类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寄寓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引发了读者的思考)(1分)。(意思对即可)

2012年北京海淀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 201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201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2012.1
第一部分 (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 C
3. B
4. D
5. D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
7.D
8.D
9.C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
第一问:(2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个得1分,答对3个得2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11.(5分)“/”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
翻译: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分)答案略。(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3.(7分)
①(3分)C
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1分,结合诗句1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分)。(意思对即可。仅出现术语,没有内容情感的准确理解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3分)A
15.(5分)①地杆菌的菌毛能够导电(1分),使地杆菌还原反应(对放射金属添加电子、固定放射性物质)能力增强(1分);②地杆菌受到菌毛的保护得以在有毒环境中较安全地工作(1分);③在接触铀之后,有菌毛的地杆菌呼吸酶活性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高(1分),生存能力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强(1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B、D
17.(5分)形象而具体地表现了张大千对绘画的挚爱,对艺术执著、不懈的追求(对自我的超越)(2分);丰富了张大千 (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 的形象(1分),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大千先生的深刻影响(2分)(照抄“认识到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得1分),从而深化了文章内涵。
18.(6分)①摩耶精舍自然朴素(充满野趣)(1分),富有天地生气(与天地融为一体、与自然贯通)(1分);②在这里大千先生“一任性情”,身心得以放松(1分),吸纳天地之气,视野与胸襟开阔(1分);③它使张大千先生的绘画灵动、鲜活、自然(充满了情致和美感)(1分),涵养了大千先生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的情趣(1分)。
19.(10分)
第一问:(3分)凡“我”眼见的自然美景(1分),使“我”享有心灵或精神愉悦(自由、轻松)(拥有开阔的视野与襟怀)(1分),收获艺术创作的情致与美感(1分)。
第二问:(7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表达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附录1: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 60 — 50 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 49 — 40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3. 2011海淀区二模语文答案,上午考完的.

  1.D ( A 拾人牙慧 昵称(四声) B 发祥地 曲意逢迎(一声) C 情有独钟   虚与委蛇 yí )
  2.C
  3.B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4.A
  5.C (氓不是浪漫主义,氓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6.C(引:被领到)
  7.D(转折连词,然而) (A 第一个“因”,理解为“于是”或“趁机”均可;第二个“因”介词,凭借;B第一个“何”为疑问代词,什么;第二个“何”为疑问代词,“怎么”。C第一个“焉”为语气助词;第二个“焉”,代词。)
  8.B(京城内下的雨小些)
  9.C
  10.(10分)能结合文中内容谈理解,3分;能结合作品谈理解并有所认识,4分;语言通顺,3分。

  11.(5分)

  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可断可不断)

  12.(8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②时矫首而遐观

  ③不矜名节               ④浮光跃金

  ⑤千载谁堪伯仲间         ⑥小乔初嫁了

  ⑦三杯两盏淡酒           ⑧青山遮不住

  (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13.① C(3分)  (诗歌中只是暗示胜利之日可待,选项无中生有)

  ②(4分)“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14.C (3分)
  15. (5分)

  ①电磁污染不易被人感知;②电磁污染无处不在;③电磁污染容易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答对3点得5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1点得2分)

  16.(4分)B  D

  17.(1)(3分)要点:

  照应前文《适园小记》中的相关内容,写出了胡令行工作生活的环境,推动情节的

  发展,用环境的优美衬托胡令行品行的美好。

  (答对3点即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

  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胡令行(1分),突出了胡令行的才能(1分),表现了他高雅脱

  俗的志趣(1分),用“置足园”来衬托“适园”,为表现他更高的人生追求做铺

  垫(1分)。(言之成理即可)

  18.(4分)要点:

  适园是怡人性情,适人意趣的山水佳胜之处(2分),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美好之地(2分)。

  19.(10分)

  第一个问题(3分)胡令行是一个有才能、志趣高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意思对即可)

  第二个问题(4分)对胡令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通顺(3分)

2011海淀区二模语文答案,上午考完的.

4. 2011海淀高三期中语文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C  2.B  3.A  4.D  5.B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B(谕:明白)   7.B(助词,的)
  A 第一个“以”为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为介词,“凭借”。
  C第一个“者”,用在代词后,“的”;第二个“者”,位于时间词之后,表停顿。
  D第一个“所”,助词,与动词“争”组合成名词性结构,意思是“……的土地”;第二个“所”是名词,处所,地方。
  8.D(图:画下;向:此处指“拥护”
  9.B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能结合文中事例谈出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正确理解,4分;能联系实际谈启示,4分;语言通顺,2分)
  11.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5分,“//”可断可不断)
  12.(8分)①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明月楼高休独倚
  ③锦书难托        ④你错勘贤愚枉作天⑤所以游目骋怀            ⑥控蛮荆而引瓯越
  ⑦奈何取之尽锱铢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13.① C(3分)    ②(4分)答出对比手法、设问手法均可。(如答借事抒情、联想,言之成理也算对)(1分);结合诗句分析出诗人的悲愤、无奈的感情。(3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A(3分)    15.(5分)因为人脑中的“位置细胞”帮助我们绘制所处地点的地图,记住所处位置;“头部方向细胞”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而“网格细胞”则让所有的位置信息坐标化,并计算行进的距离。三种细胞有效协作,共同构建了大脑的导航体系。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A  C
  17. (1)(3分)答案要点:忠贞不屈(爱国忠君),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每点1分)
  (2)(4分)答案要点:①点明主旨(1分);照应题目(1分);②用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并引发读者思考。(2分)。
  18.(4分)答案要点:
  ①苏州的民居建筑、店铺招牌等色彩是黑白色。(1分)
  ②“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城独特的历史传承。(1分)
  ③“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的文化内涵,是苏州外在的柔美与内在的刚烈的和谐统一。(2分)
  19.(10分)能谈出苏州的城市精神,如刚柔相济、坚守文化骨骼等,3分;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4分;语言通顺,3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略)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5. 海淀2012高三语文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答案
语        文   
                                                 2012.1
第一部分(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 C
3. B
4. D
5. D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
7.D
8.D
9.C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
第一问:(2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个得1分,答对3个得2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11.(5分)“/”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 
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分)答案略。(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3.(7分)
① (3分)C 
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1分,结合诗句1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分)。(意思对即可。仅出现术语,没有内容情感的准确理解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3分)A
15.(5分)①地杆菌的菌毛能够导电(1分),使地杆菌还原反应(对放射金属添加电子、固定放射性物质)能力增强(1分);②地杆菌受到菌毛的保护得以在有毒环境中较安全地工作(1分);③在接触铀之后,有菌毛的地杆菌呼吸酶活性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高(1分),生存能力比无菌毛的地杆菌更强(1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B、D
17.(5分)形象而具体地表现了张大千对绘画的挚爱,对艺术执著、不懈的追求(对自我的超越)(2分);丰富了张大千(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的形象(1分),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大千先生的深刻影响(2分)(照抄“认识到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得1分),从而深化了文章内涵。
18.(6分)①摩耶精舍自然朴素(充满野趣)(1分),富有天地生气(与天地融为一体、与自然贯通)(1分);②在这里大千先生“一任性情”,身心得以放松(1分),吸纳天地之气,视野与胸襟开阔(1分);③它使张大千先生的绘画灵动、鲜活、自然(充满了情致和美感)(1分),涵养了大千先生鄙弃世俗物欲、追求纯粹高雅艺术的情趣(1分)。
19. (10分)
第一问:(3分)凡“我”眼见的自然美景(1分),使“我”享有心灵或精神愉悦(自由、轻松)(拥有开阔的视野与襟怀)(1分),收获艺术创作的情致与美感(1分)。
第二问:(7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 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表达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附录1: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60—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49—40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

三类卷
(39—30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

四类卷
(29—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附录2:文言文译文
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什么叫土崩呢?秦朝末年就是这样。陈涉没有诸侯的尊贵地位,也没有分封的国土,自己不是王公大人名门望族的后代,也没有乡里人对他的称赞,没有孔子、曾子、墨子的贤能,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但是,他从贫穷的民间起兵,挥舞着戟矛,赤臂大喊,天下人闻风响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百姓贫困国君却不知体恤,下民怨恨而在上位的人却并不了解,世俗已经败坏而国家政治却没有加以整治,这三项,陈涉把它们作为凭借,这就叫做土崩。所以说天下的忧患在于土崩。
什么叫瓦解呢?吴、楚、齐、赵的叛乱就是这样。吴、楚、齐、赵等七国图谋犯上作乱,他们都自称万乘之君,拥有披甲的将士几十万,他们的威严足以使封国的百姓畏服,他们的财物足以使封国的士大夫和庶民受到奖励,但是他们却不能向西夺取很少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却在中原被擒,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他们的权势比平民百姓轻,不是他们的军事实力比陈涉弱。(因为)在这时,先帝的恩泽还未衰退,安于乡土乐于时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诸侯没有得到境外的援助,这就叫做瓦解。所以说国家的忧患不在于瓦解。由此看来,天下如果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是处于穷困境地的平民百姓,(只要他们中)有人领头(发难),就会使国家危急,陈涉就是这样,更何况三晋的国君还有活着的呢?天下虽然没有安定太平,但如果没有土崩的形势,即使有强劲的诸侯之军(起兵),也不会很快地使自己被捉,吴、楚、齐、赵等七国就是这样,更何况是群臣百姓犯上作乱呢?土崩瓦解这两种情况,是(关乎)国家安危的明显要旨,(这也是)贤明的君主要留心并深知的。
近年来关东地区粮食歉收,年景还未恢复,百姓大多生活贫困,又加上边境的战事,按常理来看,老百姓将有不安于所居的。不安于所居就容易流动,容易流动就会造成土崩的形势。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能够独自观察各种变化的原因,明察安危的关键,在朝廷上治理政事,把还没有形成的祸患消除。这样做的关键,就是想方设法使国家不出现土崩的形势罢了。如果能把治理国家当作自己的根本职责,那么就不难与商汤和周武王齐名了,周成王和周康王时的习俗就能够再现。(天下不会土崩、瓦解的)两种形势形成了,然后就可以处于安富尊荣的实际(境地),在当世传扬美名,扩大声誉,使天下的人亲近,使四方边远的人服从,遗留下的恩德将盛传几代,面朝南方,背靠屏风,整理衣袖,向王公大人们作揖行礼,这是天子所应该做的事情。

海淀2012高三语文答案

6.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语文模拟卷

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老奸巨猾  摒(bìnɡ)弃;B. 迎合  编纂(zuǎn);D.得陇望蜀   汗流浃(jiā)背)
    2.D(冷静: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分析道理不感情用事 。冷峻:冷酷严峻。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消:使原有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误解: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
    3.B(A.望尘莫及:远望前面车马飞扬的尘土而追赶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B.春秋笔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C.拭目以待:擦亮眼眼看着。形容对事情发展密切关注。D.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
    4.A(B(成分残缺;C不合逻辑;D搭配不当)
    5.B
    6.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D(A(助词/代词,表原因)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名词/适宜的位置)C,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副词,表祈使语气) D介词,趁机)
    8.C
    9.D
    10.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 于 御 也 /齐辑 乎 辔 衔 之际/ 而急 缓 乎 唇 吻 之 和 /正度 乎 胸 臆 之 中 /而 执 节 乎 掌 握 之 间/ 内得 于 中 心/ 而 外 合 于马志/ 是 故 /能 进 退 履 绳 ‖而 旋 曲 中 规 矩/ 取 道 致 远‖ 而 气力 有余 /诚 得 其 术 也。
先前你走路,得力于脚,而受着心的支配。把这个道理运用到驾车上,就是用缰绳和嚼口协调驾车的马,用吆喝的声调调整马的进退徐疾,胸中有一定的尺度,手里掌握着适当的节奏。在内得之于自己的心意,在外能与马的意愿相契合,这样,就能进退合乎标准,使车马旋转拐弯合乎规矩,跑了很远的路还气力绰绰有余,便是真正掌握了驾车的技术
    11.①夙兴夜寐   ②适莽苍者  ③时矫首而遐观   ④艰难苦恨繁霜鬓    ⑤无案牍之劳形   ⑥多于在庾之粟粒   ⑦云归而岩穴暝   ⑧一尊还酹江月
    12、D  要点:这两首诗起笔一句都写了边塞秋景(或都写了边关寒霜满地的情景)(1分),都和第二句的边关明月共同构成了听乐的氛围(或都渲染了听乐的气氛)(1分),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含蓄地表达了征人身处边关的孤寂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例:(1)、都用“霜”字点明了描写的时节和环境,秋意寒霜,营造了悲凉之感,也都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背景,写出了戍边战士的心情。用意象含蓄表达了愁绪,意味无穷。(3分)
(2)都以“霜”字开头。这样写能够介绍当时所处的时节,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借着“霜天”的景象,更有助于作者抒发内心的感情,表现诗歌的主旨。(2分)
提示:高诗三、四句为虚写:此时不知何处传来了羌笛曲《梅花落》,乐曲悠扬,似乎在整个关山回荡,由此,让人感到,风吹送的仿佛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眼前出现的宛如和色和香落满关山的梅花。听曲《梅花落》——联想到家乡的梅花——思乡之情。表达得巧妙而自然。
李诗运用他的夸张的诗笔,想象和描写这群从塞北飞到南方去的候鸟,听到秋风中传来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也深深为之动情,因而在关上低回留连,盘旋不度。这样写,以雁代人,从雁取影,深一步、曲一层地写出了角声的悲亢凄凉。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感受就也不必再事描述了。
    13、(10分)评分要点:①有观点,2分;②阐发与分析,6分(能联系两首诗中的一首,2分;能联系文本之外的诗句,2分;分析阐发具体深入,2分);③语言通顺,2分。
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其约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团圆和思念(愁思、怅恨)。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故园。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
    3.永恒。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5. 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月”在边塞诗中体现出苍凉、孤寂的感情。高诗中的月光洒满戍楼,撒下淡淡的哀伤与寂寥同,触动了将士内心中的思念之情。月与将士的羌笛相伴,抒写了令人触目伤怀的凄凉之曲。此时的月,便是寂寞、思念与无限哀伤情愫的化身。李白《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则尽展一轮皎洁的圆月从天山上挂起的豪迈气势。此时的月照亮了将士内心的豪情万丈,点燃了坚定的信念。在雄壮宏大的天山上,月少了分哀怨,多了份鼓舞与壮丽。不同的诗人丰富了“月”的涵义,他们用“月”的苍凉孤寂,皎洁明亮,照亮了人们在夜空下的心灵。
“月”字是古诗中传统的意象,它包含了思念的寓意。《塞上听吹笛》中“月明羌笛戍楼间”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那小楼间听到笛声,思念家乡之感油然而生;《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一个“月”字便让人愁绪满怀,仿佛徘徊在那床边望着皓月,思念亲人之感跃然纸上。“月”字不仅代表了夜晚,也蕴含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意象。每当读到“月”,总令人不禁想起家人团圆的景象,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情在月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感人肺腑。“月”是团圆,“月”是思念,“月”更是一捧温情。
    14.D
    15.(5分)要点:①关系:文采派是在本色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分);共同遵循的创作原则:当行(1分);②价值:共同使元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或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2分)。
学生答案示例:
(5分)①关系:文采派是由本色派发展而分出的一个流派;②创作原则:当行即符合戏曲要求;③均代表元杂剧的艺术成就,体现元代的时代风貌。
(4分)①文采派在本色派的基础上进行加工;②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③共同代表了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16.【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关汉卿的《窦娥冤》语言平实自然,贴近生活,人物形象丰满,抒情直接,突出体现了本色派质朴自然的特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一句,语言质朴通俗绝少装饰,更是人人都能听懂并产生共鸣的戏曲脚本。更真切的反应了主人公窦娥内心的冤屈和不平,读来让人钦佩作者写实技艺之高超。文中多处惊呼“天也”“地也”,近乎大白话,却贴近生活,“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字当行本色”,诗人感觉浑然天成不事雕琢,人物性格饱满而富有张力,窦娥的深切情感呼之欲出。这一本色流派取材于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还原人物本色,绝好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剧情。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滚绣球”一段是慷慨激昂的本色派的代表。其字句犀利,直抒胸臆,毫不拐弯抹角地怒斥着“天地”,直接地表达着心中强烈的情感,给人以全身心的冲击与震撼。其行文齐整,直呼“天地”,营造出极大的气势,而这种气势正是窦娥心中满腔的怨恨冤情的哭诉。“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呼喊直白而凄厉,“怕硬欺软”“顺水推船”的指斥锋利而悲愤,为剧情的跌宕和窦娥凄惨的身世服务,塑造出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文字字字珠玑,句句曲尽人情,令听者无不动容,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和不甘。这便是当行派直抒胸臆最大的特色――直白而富感染力,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9-10)
王实甫《西厢记》——文采派——文采烂然,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 ——结合[端正好]具体分析
   “端正好”一段体现了“文采派”文采烂然的艺术特色。该段是《西厢记》“长亭送别”开头的景物描绘与离伤氛围的渲染。“碧云天,黄花地”明显化用范仲淹词“碧云天,黄叶地”而熔铸成流畅曲词;“西风”“北雁”“霜林”都是唐诗宋词中烘托离别情绪常见的意象,铺叙委婉,华丽秀美,突出体现了“文采派”的语言特色。“总是离人泪”不仅嵌入诗词情绪,更将其点化成唱段中和谐清丽的重要部分,为主人公抒发依依惜别、痛彻心扉的情感服务,体现了优美的抒情诗的特色。“文采派”注重语言文学加工,将诗词与生活语言融为流畅和谐的唱段、长于抒情的诗意特色在此段中彰显无疑。
    王实甫在《西厢记》的“端正好”中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文采派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变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中的“叶”为“花”,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满地堆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不正为后文的抒情渲染出一种断肠的凄美?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秀丽典雅,含蓄悠长的语言更是在流畅的曲词中尽显了“文采派”如“花间美人”般唯美烂然的特点。
   《叨叨令》属于文采派作品。初读下来便可觉得其生活气息之浓厚,尤其是儿化音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文采派也是以本色为基础的特点。细细品味,便可见其句式之工整,说明作者在将这些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入戏时也是下足了一番功夫,才点化成为如此清丽谐美的唱段。“熬熬煎煎”“恓恓惶惶”等叠音词的使用,不仅使其唱词极富韵律感,读之上口易被观众接众,更是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将二人在长亭依依惜别时的留恋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文采派能把优美的诗词语言熔铸成明快流畅的曲词之特点表现了出来,令人赏心悦目。
    17.C、D
    18.(1)小说要讲究情节曲折,意蕴丰厚,结尾余味无穷。(2分)
   (2)写出了老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恪守谦让之礼,不知变通的特点,还表现了老陆为人的真诚质朴,凸显了他的可爱。(3分)
   18 ① 从苏州园林的曲折,没有穷尽,让他明白了短篇小说应情节有波澜,有多重悬念,意韵无穷;汤是一桌美餐的关键,让他明白了小说的结尾要耐人回味。(2分)
    ①写作小说讲究艺术的和审美的技巧;从苏州园林的曲曲折折,没有穷尽,想到小说情节要曲折、含蓄,有层次感;从宴席最后品味清爽鲜美的汤,想到小说结尾要精致、隽永而回味无穷。(2分)
    18.①老陆由苏州的园林曲曲折折没有穷尽的特点中找到了短篇小说内容与情节的玄机,从餐后汤的余味无穷发现了小说结尾的玄机。(1分,小说的“玄机”是什么解说不具体。)
    ②.表面写“迂”,实则写其为人真诚,谦让有礼,写出生活中的他虽不精明却透着可爱,使人物形象鲜活,读来感到轻松自然,有趣,有韵味。
    19.(6分)要点:①形象地再现了老陆的人格、气质,照应了文章的开头。②表达了作者对老陆的深沉的怀念之情,点明题旨,抒情含蓄,韵味悠长。(每个要点3分,要注意必须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老陆去世,作者提笔画江南水乡,而妻子评江南水乡“静”与“灵动”“有绵绵的情味”道出了老陆的性情,表现出他如江南水乡般宁静、平和,对艺术的讲究与对人的真诚。结尾再写江南水乡与开头忆如江南水乡的老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结尾绵绵的情味抒发了作者对老陆深切的怀念,点明了主旨,极富感染力,余味无穷。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答题步骤: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20.浩然正气、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乐于奉献、勇敢、敢于尝试、爱国、勇于担当、挑战、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拼搏、冲破世俗、打破框框、好奇与求知的渴望、舍得付出、社会责任、浪漫激情、珍视生命、不断学习、心怀梦想、勇于牺牲、乐观豁达、履行责任、执着坚韧
    是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勇往直前,不畏艰苦的担当/是对国家危难的承担/是奉献社会,心怀天下/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敢于追寻,勇于挑战/是一种理想的释放/青年,仍需历练;青年精神,仍待检验/青年精神是一股激情与魄力,一份理想与责任,但它极易丢失。/“青年”只是一个比喻,而依附于其的“精神”并不受狭隘的年龄的限制。

7. 2014北京市海淀区语文一模答案

2014年海淀区高三年级一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4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1. D      2. A     3. B      4.C      5.A    6.D     7.B (第3、6、7小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8. B     9.C      10.B  (每小题3分)      11. 自己的父亲(1分) 12. 答案要点: 
①平息愤怒:没有请示,不敢擅自提及桓彝,示谦敬之意; ②消除怀疑:回答非常迅速,让人感到不是临时应变之辞;  ③触发情感:高度赞扬桓彝的功德,评价中肯,触发桓温怀念追思之情。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3. 
(王)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幼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共5分,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参考译文: 
王献之小时候学习书法,父亲王羲之从他后面拽取毛笔而未能夺掉,便知献之长大后必然能在书法方面名显于世。我认为善书者不在于执笔牢与不牢,信手写来而不失笔法,这才是懂得用笔的奥妙。然而王羲之看重献之的原因,在于他执笔稳重,精力集中,专注于笔。否则,天下有力气的人个个都成书法家了。  
14. 
①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③ 浴乎沂             风乎舞雩           ④ 料峭春风吹酒醒     山头斜照却相迎 ⑤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 
15. 
① C(3分) 
② 答案要点: 
对当权者的讽刺、蔑视,怀才不遇的愤慨,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对大唐帝国前途命运的隐忧。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得4分) ③ 评分参考: 
共12分。能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阐述具体、准确、深入,思路清晰,6分;语言通顺、流畅,表达清楚、得体,4分;字数不足,每少20字减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16.B  (3分) 17.B D (4分) 18.答案要点: 
①相同点:都是生物自身主动的做法,都是通过对同类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来保证自身的生存。 
②不同点:自毒作用发生在不同代之间;自疏现象发生在同代之间。 
(每点2分,共4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9.A C (4分) 20.答案要点: 
①银杏树以叶子展现美,绚丽、张扬,短暂;柿子树以果实呈现美,沉静、安详,持久。(3分) 
②柿子树结出的丰硕、明亮、温暖的果实吸引了我;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获得做人的启示;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得到关于成长的感悟。(4分) 
21.答案要点: 
①揭示文章主旨: 文学大师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3分) 
②表达了对文学大师的敬仰热爱之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追求,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10分) [评分参考] 
内容7分:能围绕所给话题提出合理建议,4分;能明确对象、有说服力和鼓动性,3分。 
表达3分:要求文通字顺,层次清楚,语言得体。  
23.(50分) 

我是上海精锐的语文老师,希望有帮助到你。

2014北京市海淀区语文一模答案

8. 海淀八模2016届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三的答案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A( A都读lè。B“宁缺毋滥”中的“宁”读nìng;C“着数”中的“着”读 zhāo;D“咀嚼”中的“嚼”读 jué。) 2.A(B.掠—略,C.再—在,D.制—治。)
3.A(B冒号管到“着火”,所以在“着火”后应为句号。C“摩登”和“摩登粑粑”都加引号。D“体温”后面的冒号应为破折号,因为后面的话是对“体温”的解释说明。)
7/9页
4.D(A“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这里用来形容名校的“抢手,热闹,火爆,红极一时”,是不恰当的。B“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C“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用于一位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老人观察、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褒贬不分。)
5.B(A项,由语序不当造成的搭配不当,应改为“是美丽中国的表现文化”。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对好的文学作品进行奖励”、“对优秀的作家大力扶持”。D项,成分残缺,应在“基金会”后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