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不信经济学家

2024-05-04 09:47

1. 马云为什么不信经济学家

我曾对话过一位独立经济学家,问他为什么要称之为独立?他答到,“不受诱导。”我以为,强调独立性是必要的,不要做一个只会奉承大众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马云为什么不信经济学家?马云为什么不信经济学家?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公开称,企业家判断未来不能听经济学家。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最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如果这个时候还去听经济学家的预测,灾难就大了。
  而就在股市大涨大跌的今天,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左小蕾女士在做客我的节目《改革问道》时回应了马云的观点,“如果对于有学问,讲真话的人,马云一刀切的把这些人都剔出去,马云过度自信了。”她认为,经济学家说现在的股票市场,他一定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绝对不会说明天股票怎么样,他一定是不懂或者有利益,或者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他本来是一个炒家,一个股民。
  谈到经济学家,就不得不说中国知识分子的现状。“知识分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范畴,作用一个社会阶层,它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的文化条件下产生的。”这是知识分子中文版概念释义。很多人在探讨知识分子的标准,也分化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
  微博的出现,可谓让中国的“公知”进入爆发期。于是,韩方大战、吴法天被打等事件层出不穷。而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也让我们队知识分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们的认同与尊敬。知识分子在现代是否还存在其生存的土壤,独立的学术研究在当代政治民主化的干预下是否可以获得其应有的学术支持。在很多人看来,左右分派有必要的。于是,左派被看作傀儡,右派则是改革尖兵。
  曾几何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知识分子几乎总是“学而优则仕”的出路。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知识分子身份和出路营造了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取向和风气。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其实代表了底层社会精英向上社会流动的一种通道。他们的主要作为是一天下为己任。协助统治者统治老百姓。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知识分子成了被改造的对象,阶层地位下降。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可谓尴尬至极。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渐渐提高,使得知识分子的劳动价值得到了逐步的认可。
  而现在,国内的知识分子也毫无疑问处于边缘化的态势中。有人说,知识分子的实用性增强,这个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知识分子表面的繁荣,深层次的学术造诣或者思想追求没有提升,实用性增强的只是一些伪知识分子。而知识走向大众,思想的发展已经不可以固守一些思想家的玄思了,真正具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多,大多是顺应大众的一些思考而已,而这也是时代的局限,不依靠于大众,思想不能推广,只能闭守在自己的“门口”。
  谈到知识分子就要和体制挂钩,我以为这个可以从社会连带来看,未必要看成是断裂的,非此即彼的。所谓各个精英集团的关系问题其实是相互影响的。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的诸多短期行为,各种功利主义取向,是让人难以启齿的。
  在中国现阶段,知识分子有几条路,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但可能会没有主动权。包括研究选题和研究过程等。相反,就会面临研究经费的困境。当然还有些,是没有机会进入政治生活的。而大多有着官方身份的知识分子,其地位也是高高在上的。譬如,央行有货币委员会职位。其实,这个职位并没有核心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而只是想有建议权利。但实际上还是贴上了官方标签,于是这些人就在同类知识分子中收入可观。而那些没有进入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挤不进去的嫉妒,还有就是独立的知识分子。
  我曾对话过一位独立经济学家,问他为什么要称之为独立?他答到,“不受诱导。”我以为,强调独立性是必要的,不要做一个只会奉承大众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当然,去生活化就不对了,自己闭门造车式的思考,让自己的思想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根基,成了纯粹意义上的思考者,并且因此而获取自我优越感。
  曾经也看过知识分子方面的不少研究,比如许纪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洗礼之后,还能有多少能够跳出来,凤毛菱角。既然人文科学本身就很内虚,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国人?尤其是在正统思想失去昔日的魅力之后,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年代,在很多人已经被唤醒,知道自己生病了,可是却没药可治的处境中。或许正如尼采所言,上帝已死,现在是每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上帝,每个人自己去找到自己的归属。
  其实,在历史的发展中,都是愿意依附于其上的主流之上,我们似乎都需要一个权威,我们自身能够认同的权威,或者被话语者构造的权威,但是现实是,没有。被构建的,我们没法认同。知识分子是否应该有这个作用?而他们却不是话语主导者,还是“叫兽”的一种。
  知识分子何为在这个时代,更多的体现是知识分子精神信仰的危机,而不仅仅是体制的压制。或许可以这么来理解,只有做到价值中立,知识分子才能够在学术上有所造诣。

马云为什么不信经济学家

2. 为什么经济学家看不起马云

一定程度上,是马自己造成的。其呼吁企业家不要去听经济学家的判断,认为企业家是对未来有兴趣,经济学家是对昨天有兴趣。其总结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企业家听了经济学家的号召发了财的,但听了经济学家的发言破了产的人倒是很多。马这不是要踢经济学家的饭碗吗?
马不相信今天的国内经济学,而经济学却是国内经济学家的信仰。二者相互看不起就正常了。
此外,马自身的发迹,也有不同的争论。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电商和实体店不在一个平等竞争平台上,如电商经常出现售假后果并不大,而实体店一次售假就有可能被重罚乃至关门停业;还如实体店的房租负担、社会税费负担,而电商几乎没有这方面负担。成本决定利润,这种成本的不同导致实体店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 马云:企业家听经济学家的话有什么后果

企业家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
编者按: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企业家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他认为,当中国网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的时候,经济会更加有秩序。
我只是比大家早创业的一个电商人,一个很普通的企业人,很多我的看法、想法,未必是对的。
这几年说淘宝发展得很好,阿里巴巴发展得很好,其实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属于在座各位,是你们的努力,使得电子商务发展得那么快,当然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不该属于我们的指责,这就是生活,你既然干了,你就得承受这一切。
每个人都要明白,有时候都为了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因为你前面三十岁的努力,四十岁的努力,五十岁的努力,是可以让你到六十岁的时候,可以安心的说,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干点事儿。
其实我是自己这么看自己,我觉得年龄大了,公司里有的时候,讨论的时候,我的脑袋跟不上我很多同事的节奏,很多东西,淘宝的规则,在座的人我敢保证,你们要比我们淘宝的很多员工更懂得淘宝的游戏规则。
所以时代在变,网商必须要变。我记得2003年第一次开始有思考做网商大会的时候,2003年整个淘宝的交易不到一个亿,而今年淘宝网的交易会过一万亿。这一万亿意味着中国排名第十七个省的GDP,全中国超过万亿GDP的、人民币GDP的省只有十八个,去年陕西省的整个GDP就一万亿。

马云:企业家听经济学家的话有什么后果

4. 我为什么不太相信经济学家

  首先,经济学作为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它的理论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到目前为止它的大多数理论还只是经验性的总结,并不能定性为真理。既然还不能确定哪一个学派的理论是绝对真理,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排斥和放弃任何一家之言,只要人家能够自圆其说,讲得有道理就行。在我看来经济学没有正统与非正统之分,只有正确与否之分。正统经济学派无非流传得更广泛一些,持有此观点的经济学家人数多一些,影响稍微大一些,但是我们因此而忽视少数人的观点,真理可能真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保罗克鲁格曼在1995年提出亚洲经济泡沫论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讥讽他,但是两年后当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当2000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没有人不佩服他的睿智。
  第二,牛顿说过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经济学家也是如此。所有的正统或者主流经济学派在未成为正统和主流经济学派之前都是非主流的,它们曾经可能都备受批判,但是它们确实引领了经济学的发展潮流,正是这些新的思想促进了经济学不断前进。当纳什用博弈论证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失灵的时候,所有人认为博弈论是另类,但是自从1994 年纳什等人因在博弈论方面的巨大贡献获得诺奖以后,至今已有5个诺奖授予给了博弈论专家,博弈论已变成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在提出政府调控经济时也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巨大挑战,但是你看看世界各国有哪个国家不用凯恩斯主义,那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学习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自产生以来就变成了经济学的主流。
  第三,非正统经济学家的观点往往是对正统经济学的巨大补充,有了它们,经济学才更显得完美、科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1991诺奖得主科斯、1993年诺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福格尔以及2001年诺奖得主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等人都是提出对古典经济学巨大挑战的理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这三个新学科极大地补充了古典经济学,解释很多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的现象。正统的金融学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它们在金融危机面前脆弱无力,而且解释不了很多金融市场上的现象,比如羊群效应、买涨不骂跌等,为此行为金融学随之兴起,它提出的很多理论更符合金融市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显然它现在是非正统的金融学理论,但是我相信它代表了未来金融学的发展方向。

5. 马云为什么反感经济学家呢

马云对经济学家有偏见,是因为他根本不明白经济学是干什么的。经济学和赚钱没有关系,经济学不是赚钱的学问,世界上也没有赚钱的学问。再复杂的机器或者人工智能,都无法模拟和加总变化莫测的人类的想法或者偏好,只能依靠市场这个试错机制。

昨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诞辰134周年纪念日。凯恩斯1883年,也就是马克思去世的那年出生。尽管凯恩斯主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不断遭到诟病,尤其不受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待见,张维迎教授更是写过“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的雄文。但凯恩斯本人却一直是备受尊崇的,不但公认是一百多年来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这个特殊时刻,我想说说,世人对经济学家的偏见,希望以后这样的偏见越来越少。做实际工作的人,尤其是官员和企业家,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经常表现出鄙夷的态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本事当官赚钱,为社会增加福利,而经济学家不过就是耍耍嘴皮子。

眼下,这方面最有名的代表是马云,他2014年有个讲话,说企业家不要听经济学家的,听的很可能要倒霉。因为经济学家只对数学模型感兴趣,而数据代表过去,企业家则是面对未来的。当然他也说过,他很尊重经济学家,这话就只能呵呵了。

马云为什么反感经济学家呢

6. 从经济学分析马云的成功

  从经济学分析马云的成功
  1、敏锐的市场嗅觉。
  大家应该知道马云在开始创业之前是在杭州的一所电子大学担任了6年的英语老师的,他之所以放弃稳定的工作不干,而去自己创业的原因,一方面与他不干平庸、渴望大起大落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国的一次经历中让他看到了互联网的未来。据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这句话其实最早不是比尔盖茨说的,而是马云说的,因为当时马云还没有出名,要想宣传互联网,他只好编一个谎话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这句话出自比尔盖茨之口。
  在他为政府的外贸局做过网页后,发现政府的工作时很难做的,而那些刚刚成立的贫困的中小型企业才是更应该帮助的。于是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全新的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亚马逊河的B2C模式,也不是eBey的C2C模式。且这种模式也并不是美国的B2B,而是中国的B2B。
  他不做15%大企业的生意,而是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销售渠道,有巨额的广告费用,而中小型企业什么也没有,他们才是真正需要互联网的人,于是马云开始带着贫穷的中小型企业闹起了革命。
  2、高层次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并不是马云随便取的,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当他放弃中国黄页,正在苦思冥想新公司名字的时候,一次在美国的偶然机会他了解到“阿里巴巴—芝麻开门”这个传统的故事在美国家喻户晓,并且阿里巴巴的中文拼音和英语的写法都是—alibaba。而他想做的企业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全人类的企业,用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可以让外国人很好的理解。一切都定好后,他们的队员把全部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共凑了50万人民币开始了他们的第三次创业(此时以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他们一旦失败将一无所有。而恰恰在他们去工商局注册“阿里巴巴”域名的时候,却被告知这个域名已经被新加波的企业注册过了。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啊!当时队友们劝他再换一个域名,不过是一个名字什么都一样。但马云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花了8万多人民币向新加坡买下的阿里巴巴这个域名”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但他却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上做的这个决定,因为那时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贝贝”他们是一家人,是不能分开的。
  3、对待商业的不同思维
  马云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是一个商人,我不为了挣钱,我是一个企业家,我要办一个世界型的公司,我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很多创业的的人之所以失败的原因除了“晚上想想千条路,醒来还是原步走”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业初期就把自己定位在赚钱、坑害消费者上,因此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要想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你就要走与众不同的路。无论创业还是做事业就像一场赛跑,大多数创业者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到达终点,而其中却有个怎么跑的问题,如果你跟在别人后面跑,那么你永远只能做第二甚至更低。而马云则是喜欢追求完美跑在最前面的人,因此他才能成功的打败电子商务的龙头老大“易趣”,占据市场。创造一个帝国神话。

7. 感觉马云走下神坛了,作为商人,他是不是有些高调?

现在感觉马云走下了神坛,墙倒众人推很多自媒体账号都站出来了,说人家之前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哪些言论说的不对,原来人家热度在的时候辉煌的时候,怎么没有任何账号敢站出来说这些事情,只能说墙倒众人推。
与高调没有关系,这与产业政策调整有关系,因为马云之前说过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是他现在做的生意就让其他人的生意难做了,因为现在这个线上的店铺不是原来那些小众买家的选择了,那些普通的散户卖东西的店铺首页之类的推广之类的交互企业,然后真正能够出现在首页上的,那都是手里有点资本的,所以逐渐的和普通的零散销售者走上了对立面,一个销售平台跟大部分的消费者对立上了,那这个平台肯定会出问题啊。
但是无论怎么说,马云对于网购的发展都是有着快速的推动作用的,而且你所现在使用的移动支付,甚至说你用的人脸识别之类的都离不开人家的努力,之前有过什么这样的言论,说网购不死,中国不富,这是什么道理?这里面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呢?只能说网购的存在,让你的钱流动范围更广了,但并不是说你的钱消失了,钱仍然在正常的流通着,只是流通的这个环节更多了距离更远了,但它又不是消失了,怎么就造成了总财富的减少了呢?
不要听风就是雨,网上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这个人到底好不好,他之前高不高调?你仔细想一想他到底都做过什么,他做过什么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事情,做过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客观中立的去评价,不要等人家不辉煌了,就说人家之前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人家辉煌的时候就把人家吹上天,那个时候天天叫爸爸,现在就都不吱声了。从一个客观评价的角度来说,也说不过去啊。
做生意就是要掌握好尺度的,就只能说他这个生意做的太大了,大到已经对行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程度,不能让他继续做大下去了,所以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但是限制并不意味着人家就真的走下神坛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的框架体系还在那儿,可能说规模发展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短期内大厦是不会倒下的,根基还在。

感觉马云走下神坛了,作为商人,他是不是有些高调?

8. 马云做了什么?为啥有人会痛恨马云?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觉,金融寡头们通过网络支付把本该在地方市场流通的货币,通通转移到了江浙沪这些电商发达的地区,而当地人除了收到一个个便宜的包裹📦,也就剩下吃、喝、住行这最基本的消费了。很多人开始觉醒,开始认真思考马云倡导的“消灭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到底消灭了谁,其实是消灭了支撑一个国家基本消费,解决众多就业人口的中产阶级群体,倡导年轻人“花呗”“借呗”超前消费,又套牢了大批年轻人的手脚,平均负债不断攀高,让社会矛盾暂时掩盖在双十一,618等电商狂欢的短暂而虚幻的焰火之下。但很多先知先觉者其实早就看穿了电商的本质,马云,刘强东,黄峥等互联网大佬,人设早就不在那么光鲜亮丽了,他们只不过用一些道貌岸然的谎言,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不辞辛苦干倒所有商铺老板,搞垮无数商场的英雄而已。

电商应该像京东一样尽量卖真货很多商品价格也和实体店相差不大,有些家电和实体店价格一样,送货快。这样的电商是一种补充而不是靠假货补贴不良竞争搞垄断,京东模式才是对社会有贡献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虽然买到了便宜货,但生活质量在下降,工厂没利润,就会在产品上想办法,质量是直线下降,用户体验为零。现在直播带货共同口号是全网最低价,如此恶性循环,会使整个制造业垮掉,大部分人失业,个体工商户倒闭,一地鸡毛。

淘宝让线下实体店的生意更难做了,而这还不算,连淘宝上的卖家生意也更难做了,流量全被拿去扶持那些大品牌大商家。同时,即便是头部大商家也被阿里给卡得死死的,只要入驻了平台,就不得不遵守阿里的2选1规则,不允许去其他平台入驻、搞活动促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