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我企业内审?

2024-05-20 01:31

1. 怎么做我企业内审?

1)内审策划(P):也就是内审计划+内审材料准备+通知相关部门

2)内审实施(D):
   A)首次会议:通报内审的要素及涉及的部门,内审人员、内审的要求等;
   B)现场审核:
   C)期间有内审组内部讨论会议
   D)末次会议:形成内审报告、通报不符合项等
3)不符合项纠正及验证(C):
  A)首先检查不符合项是否已经纠正;
  B)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
  C)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D)验证纠正措施是否已经执行,是否有效

4)内审的有效性(A)
  主要是内审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议。

怎么做我企业内审?

2. 怎么做好内审工作?

  一、明确工作目标,弄清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首先必须清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什么,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国内《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和评价,其工作目标就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找准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

  应选择最能直观体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审计项目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而通过审计能够直接为组织带来增收或节支的项目就是最佳的选择,如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我们医院原来也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我们内部审计部门选择了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作为切入点,通过首个修缮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审定造价比施工单位原报价降低约20%,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内部审计工作很快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重视,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正确选择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项目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组织的中心工作,选择领导重视、员工关注的对组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深入调查了解被确定为审计工作重点的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改进工作方式,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层的支持,离不开组织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被审计部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同时,也与组织外部相关机构存在密切的联系。有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与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单一、不能取得各有关方面的充分理解有很大关系。因此,改变单一的工作方式简单的状况,做好与各相关方面的沟通,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主要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做好与组织领导层的沟通
  (二)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三)与组织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
  (四)与组织外部相关机构的沟通
  (五)内部审计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

  五、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一项内部审计工作,都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来具体负责完成。而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又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技能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能只看其某一方面的素质高低,而应从以上两个方面综合来衡量。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才有可能将审计工作做好。只具备内部审计人员思想和品质方面的良好素质,敢于抵御各种诱惑,敢于依法依纪办事,但业务技能低下,不了解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审计和与审计有关的会计、税务、金融、工程造价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到依法依纪办事,也就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也不可能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具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思想和品质方面的良好素质,同时又熟悉并掌握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审计和与审计有关的会计、税务、金融、工程造价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注重知识的更新,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具备审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因此,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时刻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3. 企业内审和外审

外审分两种,一种是企业的客户对企业的审核(第二方审核),一种是认证机构对企业的审核(第三方审核)。一般情况下说的外审,是第二种,此时外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符合性评价,最终认定是否可以保持或推荐获得证书。实质是以第三方机构的公信力来让企业取信于客户,使得企业不需要面对众多的第二方审核。
 
内审是企业内部组织的审核,所谓自查自纠,可以由自己具备资格的员工审核,也可以外聘人员审核,目的是看看自己管理体系到底运行的咋样。内审不光是要查符合性,还要查有效性、适宜性。

企业内审和外审

4. 企业内审员应该怎么做?

1、 文件审核
(1) QMS文件的完整性:质量手册,必备的程序文件6个,对组织编制的程序文件可以提供文件,也可提供文件清单,待现场审核时再仔细审核,但这部分文件不能无任何信息。
(2) 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可以提供单独形成的文件,也可以在上述质量手册中描述。而质量目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应是已经量化的,被分解的,可考核的。当然,质量目标应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但不一定都量化到各职能部门,这应以各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3) QMS文件的展开方式不宜强求一律,只要真实的将组织的产品生产和管理特点描述出来就应是合格的。如:可以按标准的条款顺序展开,也可以按组织实际生产顺序进行描述,而按后者书写的QMS文件,应给出与标准条款对应的清单。无论组织的QMS文件如何描述,都不能是对2000版标准的简单抄录,否则QMS文件应判不合格。
(4) 组织提供的文件必须是现行的有效版本,非受控版本是不能接受的。
2、 审核计划
组长在制定审核计划时,一定将各个部门的主要过程搞清楚,明确列入计划之中,让每个组员,都能清楚的识别自己必须完成的审核任务。同时,也要将强相关的过程列出,这些应收集到审核证据。
作为评价组织QMS运行情况的有关过程,只有在全体成员收集到有关信息后,才能给出结论,应让审核员随时收集信息如内部沟通的方式及效果,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顾客反馈意见,与顾客沟通的方式及效果,统计技术应用及数据分析的信息源及信息传递,人员培训的效果考查情况,有关不合格品信息的内部传递情况等。另外,在与领导层交换意见前,必须为审核组内部沟通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能只组长一人作出结论,以保证审核的有效性。
3、 现场审核
对于按2008版标准运行的QMS,审核员必须转换审核的思路,按“过程方法“审核每一个过程,即输入→活动和资源→输出,同时对过程之间的相互接口关系也要理清。例如对于7.4采购过程,输入应该是采购计划、清单(由设计部门提供),采购物资执行的标准,合格供方名单,其资源是经培训合格的采购员,开展的活动是向合格供方采购所需的各类物资,签定购货合同。其输出应是被采购来的物资及给检验部门开具的报验单。与其它部门的接口:①进货检验的结果—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单(报告)②由生产部门或客户转过来的关于进货的质量问题报告单(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合格进货物资传递到仓库储存、防护,不合格物资单独存放,与供方沟通,进行处置,并对此类供方进行动态评价,以决定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变化。如果某种物资的供方经常出现不合格品,则考虑是否取消合格供方的资格。同时也要考虑,QMS文件对供方的评价方式是否合适,是否要修改文件。由上可知,每个过程的审核应体现PDCA,以改进组织的管理水平,保证产品有稳定的质量,从而保证使组织的QMS体系持续改进。

5. 怎么做好内审工作?

  一、明确工作目标,弄清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x0d\x0a\x0d\x0a  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首先必须清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什么,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国内《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和评价,其工作目标就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x0d\x0a\x0d\x0a  二、找准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x0d\x0a\x0d\x0a  应选择最能直观体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审计项目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而通过审计能够直接为组织带来增收或节支的项目就是最佳的选择,如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我们医院原来也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我们内部审计部门选择了基建修缮工程造价审计作为切入点,通过首个修缮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审定造价比施工单位原报价降低约20%,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很直观地显现出来,内部审计工作很快引起了医院领导的重视,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0d\x0a\x0d\x0a  三、正确选择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项目\x0d\x0a\x0d\x0a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紧紧围绕组织的中心工作,选择领导重视、员工关注的对组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重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此外,内部审计人员还要深入调查了解被确定为审计工作重点的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审计项目,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x0d\x0a\x0d\x0a  四、改进工作方式,做好沟通协调工作\x0d\x0a\x0d\x0a  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层的支持,离不开组织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被审计部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同时,也与组织外部相关机构存在密切的联系。有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与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单一、不能取得各有关方面的充分理解有很大关系。因此,改变单一的工作方式简单的状况,做好与各相关方面的沟通,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主要应从下面几点入手:\x0d\x0a\x0d\x0a  (一)做好与组织领导层的沟通\x0d\x0a  (二)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x0d\x0a  (三)与组织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x0d\x0a  (四)与组织外部相关机构的沟通\x0d\x0a  (五)内部审计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x0d\x0a\x0d\x0a  五、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x0d\x0a\x0d\x0a  任何一项内部审计工作,都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来具体负责完成。而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又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技能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能只看其某一方面的素质高低,而应从以上两个方面综合来衡量。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才有可能将审计工作做好。只具备内部审计人员思想和品质方面的良好素质,敢于抵御各种诱惑,敢于依法依纪办事,但业务技能低下,不了解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审计和与审计有关的会计、税务、金融、工程造价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到依法依纪办事,也就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从而也不可能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具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思想和品质方面的良好素质,同时又熟悉并掌握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审计和与审计有关的会计、税务、金融、工程造价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注重知识的更新,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具备审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因此,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做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时刻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怎么做好内审工作?

6. 内审都是做什么的


7. 内审是做什么的


内审是做什么的

8. 内审检查应怎样做

企业认证之前应具备的材料
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 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2. 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 

3. 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 

4. 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国家、行业、等标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资料等); 

5. 各部门质量记录清单; 

6. 技术文件清单(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及发放记录); 

7. 各种类文件的都要进行审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种质量记录签字要齐全; 

二、管理评审: 

9. 管理评审计划; 

10. 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 

11. 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者代表的报告、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或书面的材料); 

12. 管理评审报告(其中的内容见《程序文件》); 

13. 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4. 跟踪验证记录。 

三、内审方面: 

15. 年度内审计划; 

16. 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 

17. 内审小组长的任命书; 

18. 内审成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19. 首次会议记录; 

20. 内审检查表(记录); 

21. 末次会议记录; 

22. 内审报告; 

23. 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24. 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 

四、销售方面: 

25. 合同评审记录; 

26. 顾客台帐; 

27. 市场调查结果、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顾客投诉、抱怨及反馈的信息,台帐,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28. 售后服务记录; 

五、采购方面: 

29. 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1. 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 

32. 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 

33. 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六、库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 

35. 工具名细台帐; 

36. 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 

38. 量具检定记录;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40. 入、出库手续; 

七、设备方面: 

41. 设备清单; 

42. 检修计划; 

4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4. 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记录; 

45. 标识(包括设备标识和设备完好状态标识);

八、生产方面: 

46. 年度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 

47. 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 

48. 不合格品台账; 

49. 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 

50. 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 

51. 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 

52. 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 

53. 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 

54. 关键过程一定要有工艺规程; 

55. 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 

56. 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 

57. 各部门的每一类工作记录要装订成册,便于检索; 

九、产品交付: 

58. 发货计划; 

59. 发货清单; 

60. 对运输方的评定记录(也属于合格供方的评定); 

61. 顾客收到货物的记录; 

十、人力资源: 

62. 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63. 各部门培训需求; 

64. 年度培训计划; 

65. 培训记录(包括:内审员培训记录、质量方针和目标培训记录、质量意识培训记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记录、技能培训记录、检验员上岗培训记录,均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结果) 

66. 特殊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 

67. 检验员名单(经有关负责人任命,并规定职责和权限);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关国家、行业及本企业的法规等); 

69. 消防设备、设施清单; 

说明: 

1. 以上内容必须准备完善; 

2. 强调各个部门的质量记录一定要完备; 

3.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一定掌握本部门的质量职责; 

4.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各部门的分解目标要掌握; 

5. 岗位责任要求每一员工都要掌握。 

6. 以上内容,按各个专项负责人/班组的职责分工准备好材料